马来西亚华人的多元文化经验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元文化经验
林金树
(一) 前言
马来西亚是独特的多元民族移民国家,具有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和多元语言的特色。各民族多年来基本上和平相处,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并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使大家都能安居乐业。这得归功于各民族相对的相互忍让有以致之;这也使到马来西亚成为多元民族国家人民友好相处的典范,和成为其他多元民族国家学习与模仿的榜样。马来西亚华人在多元文化社会的经验,也许可以作为生活在其他多元文化国家的华人的参考。
除了马来半岛的原住民和东马沙巴和砂劳越两州的土著之外,马来西亚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都是外来移民。马来人主要是来自印尼群岛的苏门答腊、爪哇和苏拉威西的回教徒。沙巴和砂拉越两州信奉回教的土著也是归化的马来人。另外,来自印度次大陆、高加索地区和中东阿拉伯地区的回教徒也包括在马来人的行列之内,而且后者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占据重要的领导地位。总之,马来人也是由不同族群组成的,他们全部信奉回教,代表的主要是回教文明。
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来自华南的福建、广东两省,次要的是来自海南和广西两省、人数较少的移民,人数更少的是三江人(来自江苏、江西和浙江三省,但也包括来自诸如湖北和河北等其他省份的华人)。这些华人形成不同方言群,分别为七大乡团(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潮州、客家、三江)。如果以地域和方言来划分,华人也算是有不同的族群。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马来西亚的华人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华人对宗教信仰不执着,大部分是信仰佛教、道教和各地域的民间宗教,以及这三者的混合,还有潮州人创立,五教合一的德教会。如果以方言群来划分,福建的民间信仰为最多,而且各地有各自的地方神祗。例如,我们永春人的地方性守护神是法主公(张公圣君)。华人有不少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各教派,也有极少数华人信奉回教(伊斯兰教)。无论如何,华人带来的主要是儒家文明、佛教文明和民间信仰。
印度人的情况更加复杂,其大部分是来自印度南部淡米尔纳德邦的淡米尔人以及印度南部其他各邦的非淡米尔人移民,少数是来自印度北部讲兴地语的印度移民。他们和淡米尔人一样主要信奉兴都教。但也有来自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徒。另外有来自斯里兰卡的淡米尔人和信佛教的僧加罗人。还有原籍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回教徒移民。淡米尔人信奉回教的也不少。总的来说,印度人是以兴都教文明为主体。
另一方面,从1874年莱特在槟城登陆,到后来整个马来半岛以及沙、砂都受到英国人殖民统治,又带来了基督教文明和英国人的法治精神、管理方式和议会民主政治制度。
换言之,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上和实际运作上都是儒家、兴都教、回教及西方基督教四大文明交汇的地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及不同文化能够在同一个国家内和平相处、互相交流,丰富了马来西亚人的精神生活,而对外与各大文明的交往,包括与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回教国家、英美及英联邦国家的交往,也使到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物质建设和对外贸易以及对外的文化交流占有优势。
无论如何,还是有主次之分。马来人由于最早移居、而且在西方殖民地主义者前来之前已经有了大小的土邦、拥有统治权,加上他们的人数占优势(在2005年,马来人加上其他土著占了全国人口60%以上),因此他们自称土著,也支配了这个国家。在政治上,最高元首是由9个州的世袭马来统治者轮任,5年一任;代表马来人的巫统是执政国民阵线主导政党,首相由巫统主席担任,副首相由巫统署理主席担任。其他种族未能担任这两个职位。重要部长职位也由马来人担任。国阵政府也制订各种让马来人占优势的法律与条规。例如,回教是官方宗教,马来文是唯一的官方语文,国家文化以马来文化和回教文明为主。政府也在教育和经济领域采取“马来人优先”的措施。换言之,马来西亚是由马来人主导的国家,包括华人在内的其他非土著民族只能在这样的现实格局下争取本族群的权益,包括发展民族文化的权利。
(二) 传承华人文化的“四大要素”
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有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5%,是国内的第二大民族。华人之中,又以福建人的人数最多,我们祖籍永春的超过50万人,占福建人中的可观部分。马来西亚是除了永春县之外,全球永春人最多的国家。
由于华人懂得自处,与占人口优势的马来人合作与配合,加上华人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领域都扮演了角色和作出贡献。马来西亚华人也是除了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外,保持和传承中华文化最完整的族群,对某些华人节日的庆祝,甚至比中国大陆和港、台更加传统、更加热闹和内容更丰富。
华人文化之所以能够在马来西亚拥有目前的地位,主要是华人拥有“四大要素”──华基政党、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章。
1.华基政党
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华人不仅在文化上与中国认同,在政治上也以中国为祖国,因为那时马来西亚还不是独立国家,华人在政治上效忠中国,并没有不对。但在国家于1957年独立之后,华人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有了区别。在文化上,华人仍然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但在政治上,我们是马来西亚公民,必须效忠这个国家,华人也的确做到这一点,以公民的身份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
要保障个人和族群在各方面的权益,除了要拥有公民权之外,更重要是要参政,尤其是参与执政。在这方面,华人中的先知先觉者在1949年就组织了纯由华人参加的政党马华公会(马华),并且和马来人的种族性政党“巫人统一机构”(巫统)以及印度人的种族性政党“印度国大党”(国大党)组成由三大民族统合而成的执政联合政府“联盟”;马华成为联盟政府的第二大成员党。
在1974年,联盟扩大为“国民阵线”(国阵),把多个原本属于反对党的政党收编为成员党。目前国阵有14个成员党,其中有5个是华基政党,包括马华、民政党、砂劳越州的人民联合党以及沙巴州的沙巴进步党和自由民主党。
华基执政党的代表成为下议员、上议员、州议员、县市议员。他们参加联邦政府,目前华人有6位部长,13位副部长和6位政务次长。在国阵执政的州政府内,都有华人担任行政议员;其中槟城州的首席部长由华人担任。不但如此,连由回教党执政的吉兰丹州政府,也有一位信回教的华人担任州行政议员。
总的来说,华人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民族,在政治领域也占第二重要地位。华人参与联合执政是正确的决定,可以保持政局稳定,以及在基本上维护华人的政治权益。有了参政权,华人在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权益才能获得保障。华人在联邦政府内担任高等教育部、教育部、新闻部、文化、艺术与文物部、青年与体育部等部门的副部长,这些副部长对于争取与维护华人文化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民主行动党是最大反对党,也是华基政党,对于反映华人心声也有其角色可以扮演。
2.华人社团
早期的华人社团,是保障华人移民权益的最主要机构,包括为“新客”安排住宿,介绍工作及保障基本人权等。在国家独立之后,华人社团的功能改变,成为联谊性质及发扬和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主要媒介。
据统计,全马的华人社团有七千多个,而且种类繁多,但以地缘性、血缘性、业缘性及综合性四大类为主。这些华人社团又组成全国性的总会。以福建人为例,福建社团联合会(福联会)是以马来西亚的福建社团为会员,共有会员社团175个。我们永春人属于福建省,因此各地永春会馆也是福联会的成员。不过,永春人又组成全马的永春联合会(永联会),属下就有41个团体会员。
由各种姓氏各自组成的的血缘性团体也多有全国总会,如我本人姓林,国内也有林氏总会。马华工商联合会是业缘性社团的总代表,维护华商的权益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各州中华大会堂则是综合性组织,是各该州各种社团的代表性组织,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可说是华人民间组织的最高代表。
各种华人社团举办的传统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各华人方言群还主办各种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如2005年举行的东南亚福建学研讨会,客家人主办客家学研讨会,跨方言群的则有妈祖研究会等。而由华总主催的每年一次的华人文化节,更是中华文化的盛大演绎,而且办得一年比一年出色。华人文化节轮流在各州举行,等于把华人传统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去,影响深远。
3.华文教育
华文教育是华人文化的根,是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接受了华文教育、有了中华文化的熏陶,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才会更加积极。
无可否认的,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绝大部分是“经济移民”,家境贫穷,受教育很少或者根本是文盲。但他们在马来西亚扎稳脚跟之后,深谙让下一代受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到处兴建学校。在这方面,福建人对于兴办学校最为积极。福联会在1993年出版的《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对此有相当详尽的记录,具有参考价值。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陈嘉庚、李光前及陈六使等先贤,陈嘉庚在福建省兴办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以及陈六使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大学更是大家耳熟能详。我本人从小学、中学到南洋大学,所就读的学校全部都是福建人兴办的。
大家知道,马来西亚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天然胶生产国,而华人胶园主和胶商以永春人为主,他们同样热心华文教育,使到许多华校都是永春人兴办的。华人对华文教育的执着,可以从有95%的华人家长把子女送入华文小学就读见其一斑。不过,到了中学阶段,有85%的家长把子女送入以马来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只有15%的孩子进入华文独立中学。目前全国有大约1300间华小和60间华文独中。
虽说华小被视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但兴建校舍以及华小的硬体设施的费用大部分仍然由华社负担。因此,资助华小和维持华文独中使华社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但为了使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永续长存,华社只能默默承受这“第二项所得税”。
随着政府在教育和文化领域采取开放政策,先后批准3间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由华社民间开办的私立学院,计为新山的南方学院、加影的新纪元学院和槟城的韩江学院。大学方面,国立马来亚大学和私立(由马华公会开办)拉曼大学等都有开办中文系。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华社有从华小、独中到大专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要更进一步探究中华文化的马来西亚华人,就到中国大陆和台湾攻读文科学位,包括念到博士。学有所成、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大学担任教职者大有人在。
4.华文报章
华文报章在马来西亚蓬勃发展,对于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南洋商报》是由陈嘉庚创办的,《星洲日报》则是由客家先贤胡文虎创办的。这两家深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章,与中、台、港、澳的华文报章比较,毫不逊色。其他华文报章也各具特色。
马来西亚的华文报章与国内其他语文报章的最大不同点是,它们除了报导一般性的国内外新闻之外,着重报导华社动态,尤其是社团活动、华教动态、华社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消息等,使读者了解及能够参与。华文报章的文艺副刊是培养马华文学作家的最主要媒介。另外华文报章本身也主办与传承华人文化有关的各种活动,如《星洲日报》主办“花踪文学奖”,《南洋商报》主办十大歌星义演为华教筹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华文报章也广泛报导中、港、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以及其他国家华社的动态,对马来西亚华人产生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国内的电台和电视台华文节目和国外的华文电视节目(通过 Astro 转播),以及国内和来自中、港、台、新加坡的华文书籍、刊物、杂志,让马来西亚华人对博大精深的华人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使到他们愿意付出金钱与精力去发扬中华文化。
(三) 华人致力传承中华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基本上保存了华人的饮食习惯。虽然马来西亚属于热带气候,没有四季之分,但我们保留中国的传统民俗,包括庆祝农历新年,也称之为春节。华人社团多在新春佳节期间举行大团拜。另外庆祝多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
近年来,各方言族群也在发扬本族群传统文化,包括各地域的美食,传统民间戏曲如闽南人的南音和歌仔戏、广肇人的粤剧、海南人的琼剧、潮汕人的潮剧、客家人的客家山歌等等。华人的民间信仰普及,到处有各种神庙,包括“本土化”的神明,如仙四师爷庙、槟城大伯公庙等,祭拜的都是南来的华人先贤。各华裔族群的神庙交错林立,往往也与其他宗教的祈祷场所如回教堂、兴都庙及基督教堂毗邻。佛庙也分布在全国各地。
华人在农历新年和其他节日有舞狮舞龙助兴。在元宵节有猜灯谜。华人的中国画、中国书法、像棋、旧诗词、华乐、都有团体与个人在发扬与传承。中医中药代代相传,不仅华人接受,连马来人和印度人也看中医、服中药。华人的各种民间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各家气功、精武体育会等都蓬勃发展,现在也有马来人和印度人参加。马华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重要的一环。
(四) 华人为发扬中华文化而抗争
华族秉持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重视以和为贵。但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对当局的蓄意打压不断抗争,在殖民地时代与英国当局抗争,在国家独立之后则与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合政府抗争。
最主要的抗争点是维护华文教育,因为传承华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华文教育作为后盾。以巫统为首的联盟/国阵政府,一度站在马来人的立场,要贯彻“一个国家、一种语文(马来文)、一个民族”(要把其他民族同化)的口号。华社为了抗争,一度提出要求列华文为其中一种官方语文。不少华社志士为维护华文教育而受到各种形式的迫害。最著名的是华文教师总会主席、永春人林连玉先生,他因为争取华文教育的平等地位而被联盟政府褫夺公民权和教师准证。但他那种“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的大无畏精神感召了千千万万人为维护华文教育而抗争,使到当局最终重视华社的民意,不再推行同化政策,也把在教育法令中允许教育部长关闭华小的条文删除,使华文教育的根得以保存。林连玉逝世之后被尊称为“族魂”,他的忌日(12月18日)被列为“华教节”,华社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公祭,以缅怀他对华教的贡献,和发扬及传承他为华教抗争的精神。
1987年发生另一次华教大抗争,事关当局派遣不谙华文的教师到华小担任校长、副校长等高职。华社担心此举会使华小以另一种方式变质,于是连执政华基政党马华、民政和人联党的高层代表也与华团代表一起参加抗议大会。结果当局援引不必审讯就可监禁的内部安全法令扣留了106人。不过,巫统高层也明了华社在这个课题上不会妥协,而是会抗争到底,因而收回成命,使华小最终得以保持现状。
俗语说,“压力越大,反抗力越强”,有时抗争会带来良性的效果。中国没有狮子,舞狮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也是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例证。华人把舞狮传到马来西亚,在各种节庆上使用。但马来人部长声称,马来西亚没有狮子,只有老虎,因此华人应该舞虎,不得舞狮,才能算是溶入本地文化;政府也对舞狮施加各种苛刻的限制。结果在华社引起重大反弹,誓言要把舞狮活动发扬光大。全国各地出现许多舞狮队伍,并且举办全国舞狮大赛。不仅如此,马来西亚舞狮队伍在国际比赛中频频夺得冠军,为国争光。马来西亚的华人狮艺获得国际公认,以致国际舞狮大赛的裁判训练班在吉隆坡举行。马来人领袖现在也认同舞狮,并让舞狮队伍在国家重要庆典中参与表演,还把舞狮当作吸引外国游客的一个项目。
义山是华人安葬先人的地方,也是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的一个旁证。马六甲的三保山是历史最悠久的华人义山,证明华人早在明朝已经移居马六甲。吉隆坡广东义山则是全国最大的义山。这两座具有华人文化历史价值的义山,都有人动过脑筋要加以“发展”。华人社会全面抗争,不但最终使这两座义山得以保存,而且加以美化。
(五) 马来西亚华人重视文化交融
马来西亚华人在维护与发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了解到我们身处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国度的现实环境,要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必须对对方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主体民族马来人的了解,也要使马来人对华人有所了解。
而了解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沟通。在这方面,环境所迫之下,马来西亚华人几乎个个都是“语言天才”,除了懂得华语,还必须懂得国语(马来语),以及国际通用的英语,因此华校教导中、英、巫三种语文。另外还要会讲本身族群的方言以及所居地的“主流方言”,如吉隆坡讲粤语,槟城和巴生讲闽南话(俗称福建话)、诗巫通行福州方言,文冬人讲广西话等。
由于福建人较早移居马来西亚,与马来人的交往较久,以致产生语言之间的“融合”。例如,闽南话的日常用语中,用了不少马来话,如:kahwin(结婚)、pandai(聪明)、pasar(市场)、balai(警察局)、roti(面包)、timun(黄瓜)等等。同样的,马来语中也用了不少用福建话拼音的词汇,如Teh(茶)、Tekoh(茶壶)、mee(面)、bihon(米粉)、poh(包)等等。
在国家教育政策下,国语(马来文)是必修科。因此,中年及以下的华人马来文的程度都不错。他们也有阅读马来文报章和书籍,因此对马来人社会的动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一些华人学者和中生代的华人作家,或是用马来文写作,或是把马来文作品译成华文,或是把华文文学作品及哲学书籍译成马来文,对促进华、巫文学与学术交流作出贡献。
华人的衣着与饮食也多元化。华人传统服装在马来西亚已经没有人穿着,主要是穿西装(年轻人不分男女尤其喜欢穿牛仔裤),但也有穿马来人的男装巴迪和马来人女装的。饮食方面,华人除了本族群饮食之外,也享用其他华人族群的饮食,另外也吃马来餐、印度餐、西餐等等。事实上,华人传统咖啡店出售的咖啡与西式奶茶,就不是华人传统饮食文化。现在的华人年轻人尤其喜欢到印度回教徒开的嘛嘛档喝“拉茶”,或是到高档的西式咖啡馆星巴克(Starbuck)或是 Coffee Beans 消费。华人不少已经弃用碗和筷子,而改用碟子和刀叉,甚至和马来人一样,用右手抓食物进食。
事实上,在文化交融中,其他种族也受华文文化影响。例如,在华文小学中,有超过6万名非华裔小学生就读,其中以马来人和砂、沙两州的当地土著为主。目前已经开始有马来人教师在华小教导华文,将来这类教师的人数会增加;这对于促进华巫文化交融会产生良性作用。
马来人有卖包、炒粿条和卖猪肠粉的。印度歌星唱华语歌和福建歌。非华人学中国武术、气功、参加舞狮队、学中国绘画、华文书法、下中国像棋,乃至搓麻将等。在端午节裹粽子比赛中有马来妇女参加。重要场合常用没有猪肉的中餐宴客。
从英国殖民地时代开始至今,政府重视和尊重各民族的民俗节日和宗教节日,把它们列为公共假期。因此,除了回教徒的开斋节,先知诞辰、可兰经降世日、回历元旦被列为公假之外,华人的农历新年有两天公共假期,公历元旦和基督教的耶诞节;佛教的卫塞节;兴都教的屠妖节也都列为公共假期。近年来,各族的重要节日都成为各民族共同庆祝的佳节,各族到友族的家中道贺,成为马来西亚的特色。在佳节期间,高官显要“开放门户”,其他种族的部长与民众都前往祝贺,并获得自由餐招待。
现任首相阿都拉具亲民作风,在2006年初华人新年期间前往位于仁嘉隆的东禅寺参观,表现出对其他宗教的尊重,获得华人社会好评。这一切自然和渐进的文化交融正在逐渐蔚为风气,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谅解与团结有利。但不可否认的,这些交往属于表面的,存在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马来西亚各民族之问大致上存在着“和而不同”与“融而不合”的现象。
以华人和马来人的交往来说,学习马来话和马来文是为了求学、工作、经商及从政等的需要方便,对马来人的文化和回教文明几乎没有人去认真研究,因此严格来说,华人对马来人及他们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华社其实应该重视这个课题。
另一方面,马来人作为主体民族,不免具有优越感,因而很少人主动学习华文华语和华人方言,遑论研究中华文化及其各种哲学思想。总体而言,马来人对华人的了解,比华人对马来人的了解更少。
由于马来人必须信回教,华人不论男女如果与回教徒结婚,也必须改信回教。华人社会上反对家庭成员改信回教,因为信回教的华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但又不容易完全溶入马来人社会,因此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很少,也使到华人不致被同化。在泰国则华人被信仰佛教的泰国人同化,菲律宾的华人则受到信仰天主教的菲律宾人同化。
(六)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走向国际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对马来西亚华人发展中华文化有利,包括使中华文化走向国际。
国内方面,马来人在巫统主导下掌握了执政大权,联盟/国阵一向推行偏向马来的政策,尤其是在新经济政策下,马来人在经济上取得很大的发展,政、经、文、教各领域的成就,使马来人整体知识水平和生活程度提高,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上全球化的影响,使到国阵政府改变对中华文化的政策,不但不加打压,反而有加以鼓励扶持之处,如把舞狮当作庆典的迎接贵宾项目和作为吸引游客的卖点。在国庆日和国家的其他重要庆典的文娱表演中,除了继续以马来人节目为主之外,增加华人和其他民族的表演项目。对于华总每年主办的华人文化节,当局鼓励马来人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团体参加演出,使其具有多元性。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多次为华人文化节主持开幕,文化及艺术部还赞助经费,代表政府对华人文化节的肯定。文物部也重视对华人古迹的保护与维持,把它们当作国家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显示政府以更加开明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的发展。
华人也相当争气,把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去,为民族、国家争光。前面提到舞狮队多次在国际赛中抡元。马来西亚的辩论队伍多次在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中夺得冠军。多位马华作家在台湾的各种文学创作比赛中得到大奖。马来西亚的多位流行歌曲歌手“出口转内销”,在中、港、台成名后回到国内名气更响、歌迷更多。马来西亚的电影导演在国外成名与得奖,女影星进军好莱坞。一位出身巴生的林素梅小姐在台湾推广南音锦曲。
马来西亚华人也“发明”了一些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自马来西亚的“捞生”(在新春佳节期间,以生的鱼片配酱料和佐料,大家一起捞起来吃,代表“步步高升”)已经传到香港和中国大陆;“巴生肉骨茶”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没有四季之分,当然更没有真正的二十四节气,但艺术界人士却创造了二十四节令鼓,不但在全国各地普及化,在各种华人文化庆典上演出,更把响彻云霄的鼓声传到中国大陆去。这是对中华文化的创新与贡献。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对外开放,都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国际接触提供了助力。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在执政期间,于九十年代初放宽限制华人访问中国的条例,允许华人不受限制的访问中国,使到华人纷纷到中国旅行、探亲、祭祖、寻根、升学、经商、就业。这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走向国际化带来契机。地缘性、血缘性、业缘性和其他社团除先后成立全国总会之外,不少组织代表团到中国参观访问或寻根祭祖,也邀请中国的对口团体派代表团访马,促进马中两国的民间交往以及两国中华文化的交流,对提升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素质产出良性效果。
马来西亚各种华人社团总会也创导或参与全球性联合总会或联谊会,并定期轮流召开全球性大会或交流会,或是举办国际性研讨会,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有利。这类国际性会议有不少是由马来西亚的相关社团主办。如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是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的会员,并分别在1995年和2006年主办世永联第二届及第七届代表大会,与全球永春人加强联系,放眼全世界。
(七)华人文化的隐忧
中国在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二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在文化领域的“软力量”的影响力加强,为了了解中国,到中国留学的外”学生超过40万人,全球有超过3,000万人在学习中文。这也间接对在马来西亚发扬中华文化有利,因为这造成马来西亚政府更加重视中文,包括将从2007年起在国民小学列华文为修选科,这将使到更多非华人的下一代懂得中文和了解中文文化,其中可能有人甚至会参与传承华人文化。
换言之,目前似乎是马来西亚华人发扬和推广中华文化的黄金时期。但事实上,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存在隐忧,这包括国内和国际因素。 国内方面,华人社团一向是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民间机构。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华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和成为专业人士者的比例日高,他们多数会参加与他们的事业和日常活动有关的专业团体,如律师公会,会计师协会,狮子会,扶轮社等,而很少会像父祖辈那样参与华团活动,使不少华团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而且城市化的结果,造成年轻一代的华人,有很多连本身的方言也不会讲,只会讲有关城市的“主流方言”。如在吉隆坡讲粤语,在巴生和槟城讲闽南语(俗称福建话)等,造成他们对本族群的传统文化无从了解,遑论传承。
国际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外国(尤其是美国)的强势流行文化入侵,令各民族年轻的一代跟随大潮流,华人青年男女也不例外。他们看西方电影和电视剧,听西方流行音乐,吃西餐(尤其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快餐)。许多年轻人沉迷于电脑网络文化,不理会传统文化。年轻一代的华人对流行文化趋之若鹜,港、台歌星前来马来西亚演唱,票价虽高但往往满座。但他们对传统文化表演则不屑一顾,因为传统文化和表演要有一定的素养才能欣赏,表演者则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年轻一代没有耐心学习与了解,连欣赏能力也欠缺,当然不会加以发扬。
这两方面都对马来西亚华社产生很大的冲击,使传统华人文化有断层之虞,尤其是华乐、华人民间舞蹈以及地方戏曲(如潮剧、粤剧、南音等)更是不断式微。
华人社团领导人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从事补救。一是在社团内成立妇女组和青年团,加强组织阵容,也使到领导班子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的努力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其次是振兴本族群的传统文化,如开设方言会话班、粤剧班、客家山歌班、传统美食烹饪班,以及主办全国性、区域性和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如全国华人文化节、客家学研讨会、东南亚福建学研讨会等,以探讨提升本族群传统文化的途径。这些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效,造成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这些年来相对蓬勃的发展。唯美中不足的是,一些这类活动显得热闹有余,深度不足,值得大家关注。
另一项隐忧是,华人迟婚且对生儿育女“重质不重量”,以致子女人数少。相反的,马来人和其他土著则相对早婚且子女众多。这样一来,尽管华人的绝对人口增加,但相对人口比率不断下降,将来会沦为真正的少数民族,届时是否会影响到华人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值得探讨。
(八) 小结
由于华人的坚持以及掌握国家实权的马来人相当开明,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的活动空间相对广阔,发展和传承中国以外最生气蓬勃的华人文化。由于与其他文化互相冲击、互相影响,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具有与其他国家的华人文化不同的本地色彩。在可预见的将来,华人文化将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继续茁长,开出灿烂的文化花朵。
华人在政治上认同独立国家马来西亚和在文化上认同中华文化的这种“双元认同”,并无损于我们对国家的效忠,和在政、经、文、教各领域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中华文化的继续发展,反映出马来西亚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包容、互相谅解,以及文化的多元性。百花齐放式的多元文化互相争辉,是马来西亚的一大特色。
(本文是作者受邀于2006年世永联第七届大会讲座之讲稿。林金树,祖籍永春,马来西亚公民,新加坡南洋大学经济系荣誉学士。资深报人,在《星洲日报》服务近30年,担任国际新闻组翻译员及副主任、主笔,退休后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大马新闻资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