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不朽

伟人不朽

 

叶金辉

书名:《陈文确陈六使家族传略》

编著:陈少斌

出版:新纪元学院陈六使研究所

年份:2014年  

 

    本书原名为《循履嘉庚业迹:集美乡贤陈文确陈六使家族传略》,于2003年由厦门市集美陈嘉庚研究会、集美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编印,没有正式书号,不算正式出版物。2013年杪,南大基金会同仁首访集美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特地诚邀陈少斌先生见面,向他表示有意在马来西亚正式出版本书,获陈先生欣然同意;现为陈六使研究所的首本出版物,可谓名正言顺。

    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陈嘉庚先生与陈六使先生相差二十三岁,后者常被认为是前者的族侄;其实陈六使的祖父与父亲和陈嘉庚的祖父与父亲分别是集美社陈氏第十七世与第十八世。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六使与陈嘉庚均属陈氏第十九世的同辈族系,乃同一代人。

    根据笔者初步统计,在陈嘉庚经济最困难的1931年1949年间,陈六使前后直接帮助陈嘉庚资助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校约736万元,同时以树胶厂的盈利、基金、债券、股息等间接方式捐献逾181万元。数字的背后彰显陈六使早已循履陈嘉庚的步伐,把个人的私欲置于度外,重群轻己,取义舍利。他也不主张把钱财留给后人,如此不囿于传统的想法,大有西方现代企业慈善家的作风。影响所及,当今陈六使的第二至第四代后人仍以行动默默回馈社会。

陈六使为公疏财的善行义举,福泽桑梓学子,叫人为之动容。他也许不是狭义的教育家,但至少是广义的教育家,使人见贤思齐,也道出了华社以商养校的传统。本书分为创业、公仆、兴学、爱乡篇,展示了陈文确陈六使各方位的角色。经过社会转型,如今华社已不再出现这种“大当家”式的领袖。然而令人愤慨的是,对教育、社会、商界建设有功的领袖,竟然被褫夺公民权,并诬指为亲共份子,污蔑之声至今未艾。李光耀在《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2011)指出,“一个以捍卫中华文化自居的英雄却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英校读书的时候,南大还有甚麽希望?”此番讽刺陈六使的话语似是而非,已有南大校友替他辩诬;笔者只想补充:陈六使的有些孩子留洋或学成归来时,南洋大学还未成立。2012年,新加坡举办了一场“陈六使与南洋大学研讨会”,美其名为纪念式研讨会,实为“鞭尸会”与闹剧,大有落井下石之企图,为学界所罕见。为何陈嘉庚备受各界肯定之余,令他“万分钦佩”与“无穷铭感”的陈六使反而落得如此境况?为何在新加坡撰写陈六使与南洋大学的学位论文,导师在修改过程中如履薄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读者只要从政治角度着眼分析,自可分晓,政治之介入学术,莫过于此。

1979年,新加坡政府推广华语运动,可是代价是方言的式微。为了加强公民心理与责任感,1982年新加坡发起儒学运动,应邀参与的杜维明指出母语才能形成文化认同,却立即遭新加坡部长当场否定。[①]儒学运动后来因顾忌印尼伊斯兰教的压力而无疾而终,尽显儒学只是被当作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1994年,为了剔除随洋化而引入的民主与人权思潮,意欲巩固政治权威的李光耀提出“亚洲价值观”,招致当年儒学运动特邀专家之一余英时的訾议。[②]李光耀较后于在2001年又放弃了“亚洲价值观”。随着中国的崛起,现在又重新重视华文教育,不过仅止于商用与基本交际层次。作为失根的民族,造成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诸如新加坡人移民意愿高企,只有国族不知籍贯,只有公民意识却严重缺乏国民意识,年轻人对社会与政治冷感,女性不婚比例高,不愿供养父母,不愿与父母同住等等,几近中乎陈六使所言“独忍后世子子孙孙不知谁是父母祖宗,寖且不自知其为华人也耶?”[③]

厦门大学已矗有鲁迅与林文庆塑像,其实应该为陈六使立像,尤其是即将开办的马来西亚分校,更应立起陈六使雕像,因为他在厦门大学最拮据时雪中送炭,功不可没。陈六使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峥嵘一生,将不朽于青史。本书内容翔实丰富,考证到位,且呼吁现今的“低头一族”暂时抬头翻阅本书,仰望我们头上的繁枝茂叶,了解伟人何以成其之不朽,华文教育先贤如何为我们挡风遮雨。

 

 



[①][美]杜维明著,高专诚译:《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页214,218

[②]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页91-93

[③]陈六使:《<南洋大学创校史>序》,李业霖主编:《南洋大学创办人陈六使言论集》(怡保:霹雳南洋大学校友会,2014),页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