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新马华文学史的新思考

编写新马华文学史的新思考

杨松年
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


 

  新马华文文学,指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作者以华文写作的文学。它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出现。1901年出版的邱菽园的《挥麈拾遗》,就说明当时马来亚文坛活动的状况道:

  “近四五年中,余所识能诗之士,流寓星洲中,先后凡数十辈,固南洋荒服历来未有之盛也。”[1]

  文中举出当时的诗人有:李季琛、孔经、许南英、张骧、叶芾棠、林祗曾、邓家骧、郑文治、陈继俨、陈廷凤、力锵、王勋、王恩翔、梁炳光、梁启超、丘逢甲、康祖诒、林鸿荪、徐亮诠、黎树勋、秦鼎彝等人。此外,于斌椿、左秉隆、康有为、胡汉民、汪精卫、陈宝琛、黄遵宪、杨云史、王芝、叶季允、何渔鼓、陈省堂、吴钝如、李清辉、吴钝如等也留下不少篇章。

  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所及,新马文坛也开始了它的新文学的旅程。自1919年至今,新马新文学的发展,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

  新马华文文学掀开序幕后,在各文学作者、编者的耕耘下,可说是取得骄人的成绩。所出现的作者,所出版的单行本,数以千计;所创设的副刊、期刊,数以百计;至于单篇作品,则当然是数以万计了。可以说,新马华文文学是中国大陆、台湾以外的另一棵文坛奇葩。

马华文学史研究的成就

  我们很幸运,早在新马文学起步不久,就有一些有识之士,或记录当时的文坛活动情形,或反省一年的文学活动,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当时文学活动材料。前举的邱菽园《挥麈拾遗》的那段话,就是记录当时文坛活动的一个实例;而景三《一九三一年的华侨文艺》,[2]率先反省前一年的文艺活动,开始总结前一年活动作品的先例。嗣后同性质的作品,就大量涌现,如林莽《一九三四年马来亚文坛一瞥》,冰人《一九三四新加坡文艺界之一瞥》,海风《一九三五年马来亚文艺界》,哥空《一九三五年马来亚文坛》,马达《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坛》,实《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艺界动态述略》,黄石《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艺界动态术略》、马达《一九三七年马华文艺界》、郁达夫《一年来马华文化的进展》、文翔《一年来新加坡文化展望》、人生《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化动态》、蔡贞坚《一九三七年马华文坛概况》、陈南《一九三八年马华文艺界一角》、《一年来的马华文艺界》、李润湖的《一九三六年的马来亚文坛》、铁亢《一年来的马华文艺》、凌霄《一九三九年的马华文化文坛》,疾流《一九三九年救运中马华思想总检讨》、亦克《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化界的动向》、郑隐之《一九三三年马来亚华侨的文化》,秋朦《一九三七年怡保文化界》,[3]等等。

  然而这还是属于以一年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学史研究,能够贯串多年的文学情况而加以论析的作品如郑文通的《十二年来的马来亚文坛》[4],极为罕见。

  有系统地进行马华文学的史料整理与撰写的工作也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酝酿。方修是这项工作的先导者。在1957年春天,一位作者漂青借给方修一批战前出版的《南洋周刊》等杂志,引起他“希望能为早期马华文艺界的劳绩留下一点纪录,同时也给将来编写马来亚文学史的人略作参考”的构想。这构想使他在开始的阶段完成一些论析马华文坛往事的篇章,并将1957年8月至1958年3月间所写成的这一类作品,集为《马华文坛往事》一书。[5]然而这些作品还是属于单篇之作,大规模的撰写工作仍有待发展。

  五十年代末期方修致力于撰写战前马华新文学发展史,并分期介绍各个时期文学副刊出版的状况、作者和作品,以及主要的文学运动或思潮。所写文章先刊登于新加坡的《星洲日报》,嗣后由世界书局出版成书:《马华新文学史稿》,共分三卷。上卷出版于1962年2月,中卷出版于1963年12月,下卷出版于1965年6月。前两个时期收于上卷,第三个时期列于中卷,后一个时期列于下卷。这部先驱性的巨著为马华文学研究带来了生命力。后来一些文学论者会参与马华文学史的撰述,显然受到方修的带动。1963年苗秀开始整理战前马华文学史的工作,写成三十多篇单篇作品,发表于吉隆坡《通报》的星期刊,后又结集由新加坡青年书局出版,书名为《马华文学史话》。[6]

  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方修在整理战前马华文学工作上又有新的开展。先是编辑了一系列的马华文学选集,其中有诗集、小说一集、二集、戏剧集,等等,于1968年至1970年间由新加坡世界书局出版。这些选集的编定,主要在为出版马华文学大系作准备。一两年后,一套十本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出版了。其中包括:理论一集、二集、小说一集、二集、散文集、诗集、戏剧集、剧运特辑一集、二集,及出版史料集。这是继中国新文学大系之后,华文新文学界出版的一套大系。收集了自1919年至1941年间马华各文体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料,使得一些战前的马华文学作品得以现形在读者眼下,使得读者能够从作品的层面了解马华各文体文学在各个阶段的演变情况。意义之重大,自不在话下。同时,这套大系也刺激了李廷辉等人在新加坡教育部的支持下,编辑自战后至新加坡独立前的另一套新马华文文学大系。[7]

  1973年后,方修着手修订他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在此书的《前记》中,作者对六十年代所写的三卷《史稿》有以下的批评:“拙著《马华新文学史稿》初版(三卷),乃以1960年上半年在星大图书馆搜集的一批资料为基础,于同年年底开始编写,而于1961至65年陆续印出。当时因为资料短绌,记述缺漏与论列失当的地方很多,对于马华新文学发展的脉络也交代得不够清楚,所以总想设法加以一番补充修订。”[8]这当是作者修订其史稿之因。修订本两卷于1975年及1976年分别由新加坡世界书局出版。分期与初稿同,但内容结实得多了。除此之外,方修也编写《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论析1945年至1959年的马华文学,也编辑战后马华文学大系,但只是出版其中的数辑:《小说一集》、《戏剧一集》、《散文一集》,及《诗集》。

  从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在马华文学史研究上,方修可以说是独领风骚的前驱工作者。当时虽然也有一两位作者有意从事马华文学史的撰写工作,但成就完全没有办法可以比并方修。苗秀的《马华文学史话》算是比较有份量的一部,作者拟贯串马华文学的时线展现历史,但特点则只在于某些点、面有较深入的分析,因此苗秀将书名称为“史话”,实有先见之明。

  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研究者努力耕耘之下,马华文学研究取得更重大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

  1。中国作家对新加坡文学影响的探讨,如林万菁《中国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响(1927-1948)》[9]、郭惠芬《中国南来编者及所编刊物:1949年以前新马华文文学刊物探析》。[10]

  2。探讨五四运动与马华文学的关系,如林徐典《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思潮在马华文坛的反响》、杨松年《五四运动前后的新马华文文坛》[11]。

  3。报章副刊的细致研究,如如杨松年、周维介《新加坡早期华文报章文艺副刊研究(1927-1930)》、杨松年《战前新马报章文艺副刊析论》、《南洋商报副刊狮声研究》[12]。

  4。马华文学作者作个案的研究,如郁达夫、张金燕、苗秀、曾圣提、曾华丁、曾玉羊、汪开竞、罗依夫、林雪棠、吴仲青、窦秦白、许杰、陈练青、吴逸凡、黄征夫、李紫凤、金丁、戴隐郎、王啸平、张楚琨、胡愈之等人,是备受关注的对象。[13]

  5。马华文学不同阶段的文体研究,如如林文锦《战前五年新马文学理论研究》、苏卫红《战前五年新马华文小说研究》[14]、郭荣贵《战前五年的新马戏剧(1937-1941)》[15];陈应德曾以马华诗歌发展的专题,撰写马来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甸也有讨论马华诗歌发展之作;朱绪有《新马戏剧活动四十五年》、[16]《我与戏剧》[17];柯思仁有《槟城的南洋新兴戏剧运动──新马戏剧运动左倾意识的开端》[18];等等。

  6。文学或戏剧团体研究,如杨松年《战前新马剧团研究之一:马华巡回歌剧团》、《新中国剧团在新加坡》[19]。

  7。编辑辞典,文学作品索引,介绍报刊,撰写书目提要的,如赵戎《新马华文文艺词典》[20]、王慷鼎、杨松年《马来亚战前华文报刊系年初稿》、《新加坡战前华文报刊系年初稿》、杨松年《大英图书馆所藏战前新华报刊》[21]、何家良等编《新马文学创作索引》、吴天才编《马华文艺作品分类目录》。余秀斌《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书目提要》。[22]

  8。整理作者资料,如马仑《马华写作人剪影》、《新马华文作家群象》、《新马文坛人物扫描(1825-1990)》。[23]

  9。研究各地宗乡在新马的文学成就,如杨松年《厦门、同安籍文学作者与新马华文文学》、黄秀爱《客籍作家与战前新马华文文学》。[24] 等等。

编写新马华文文学史的新思考

  以上所举的当然是撰写马华文学重要的参考资料,不过,具有这些资料并不等于可以写出一部较有份量的文学史,我认为研究者还必须思考与解决以下的问题:

  1。新马华文文学范围的问题:

  什么是新马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定义的确定,有助于划定新马华文文学的范围。如果依照汉素音为马来西亚文学所下的定义:“马来西亚文学应该包括这些作品(戏剧、小说、诗歌),即在感情上,在效忠的问题上,在描述上,在社会背景上和在所关心的问题上是有关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 [25]那么凡是“在感情上,在效忠的问题上,在描述上,在社会背景上和在所关心的问题上”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无关的作品,岂不是要被排斥在马来西亚文学之外吗?例如新马作者在外地旅游所写的游记,所关心的是外地人民的生活,所涉及的完全无关新马社会的背景,那就不能列入马来西亚文学的范围中了。接受这样的定义来处理马来西亚文学史,将会破坏马来西亚文学史的完整性。方修给马华新文学下定义道:

  “马华新文学,简括说来,就是接受中国五四文化运动影响,在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婆罗洲)地区出现,以马来亚地区为主体,具有新思想、新精神的华文白话文学。”[26]

  方修在谈到“以马来亚地区为主体”时,先举出这类文学包括“反映新马以至于南洋地区的现实,富有南洋色彩的”内容之作,并进一步说明这一类作品,“如五四时期的反封建的作品;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初期描写工农大众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的新兴文学;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初期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卫马活动的抗战文艺,就都是当时重要现实的反映,自然也是充满南洋地方色彩的。”而在说明另一类“反映与新马地区有密切关系的现实或问题,直接或间接表达了当地人民的愿望的”作品时,他也进一步举例说:“如战前中国的北伐革命、抗日战争、战后的韩战等等,由于和当地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曾成为一部分马华文学作品的主题,表达出当地人民对于这些事件的意见或主张。此外还有一些故事新编、游记、传记,看来似乎与当地现实毫无关联,但也经常曲折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某些思想感情,所以也算是以马来亚地区为主体的。”就很巧妙地把非“反映新马以至于南洋地区的现实,富有南洋色彩”之作,也概括在他的马华新文学作品之中,这显示了他在这方面思考的周密。但是方修在说明什么是“具有新思想、新精神”时表示:“马华新文学之所以成为新文学,而不是旧文学,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它的新思想、新精神,这是新文学的特质所在。有了这种特质,才是真正的新文学;否则就只是形式上的新文学。中国新文学是这样,马华新文学也是这样,不论是否富有南洋色彩。”他继续说:“一般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学者,都公认中国新文学所以异于中国旧文学,乃因其代表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基本精神、领导思想、与写作对象三方面,各有其特点的缘故。马华新文学固然是以新马地区为主体,但它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性质,都与中国相仿,所以它也具有类似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为:一,马华新文学是贯串着反封建的基本精神的;二,马华新文学是受新兴阶层的思想所领导的;三,马华新文学是以人民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的。我们当然尊重方修所肯定的作品的标准,不过问题在于出现在1919年以后,也就是在五四运动发生以后的众多的白话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没有贯串着反封建的基本精神的,不受新兴阶层思想所领导的,以及不以人民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们排斥在马华新文学范围之外呢?排斥这些作品,是不是会影响到我们呈现马华新文学更为完整面貌的工作呢?另一个令我困惑的是,当我们在检定什么是“马华新文学”时,我们的学者究竟是在应该回答“什么是马华新文学”这个问题,还是在回答“什么是我们所肯定的马华新文学”的问题?显然要确定马华新文学的范围,我们实在有必要好好地思考什么是马华新文学这个课题的。

  除了需要思考什么是马华新文学这个课题之外,在马华新文学出现之前,以及与马华新文学同时存在的,还有不少旧文学作品,可以说,这些作品也构成新马华文文学的主要部分,当我们要编撰另一部新马华文文学史时,我们的目标是新文学史呢?还是包括新、旧文学的新马华文文学史?也是需要探讨与决定的问题。

  2。资料的掌握问题:

  新马华文新文学与中国新文学同时起步,它发展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七十多年来,新马报章推出的华文副刊数以百计,出版社推出的文学单行本更超越千部,要在方修的基础上,编写另一部新马华文文学史,显然我们有必要更全面地搜集资料,掌握资料。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央图书馆藏有大量新马战前与战后的华文报章,然而仍有缺漏,例如大英图书馆就藏有一些战前和战后的马来亚华文报章与期刊,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所没有收藏的。战后有不少见载于报章出版消息的期刊,也不见藏存于任何图书馆。怎么样搜集这些资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决定不只是撰写新文学史,而是包括新、旧文学的整个新马华文文学史,那么,更须注意旧文学作品的搜罗工作。据知,不少旧文学著作(线装),散落在民间,或者成为收藏者的藏品,要整理旧文学史,就必须拥有这些资料。

  拥有资料是一回事,掌握资料更不简单。我们已有一些学者为掌握资料和整理资料,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一部有份量的文学史的撰写工作,我们仍然需要为各个副刊作品篇目编辑索引,或者为各种文体的作品编写索引。目前我和一些研究生正展开这些工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做出一些成绩。

  3。文学史的撰写问题:

  (i)分期问题:

  新马华文新文学的历史虽然只有七十多年,如果把旧文学包括在内,也不过百余年。然而为说明这些年来的文学发展与演变,还是需要分期论析。目前为马华新文学史分期提出建议的学者有方修,他把战前至马来亚独立期间的马华新文学分为以下八期:

  1920年至1925年:马华新文学的萌芽期
  1926年至1931年:马华新文学的扩展期
  1932年至1936年:马华新文学的低潮期
  1937年至1942年:马华新文学的繁盛期
  1942年至1945年:被占领期
  1945年至1948年:马华新文学的高潮期
  1949年至1953年:马华新文学的紧急状态期
  1953年至1956年:反黄运动期

  杨松年的分期则为:

  1919年至1924年:侨民意识浓厚时期
  1925年至1933年:南洋色彩萌芽与提倡时期
  1934年至1936年:马来亚地方性提倡时期
  1937年至1942年:侨民意识腾涨,本地意识遭受挫折时期
  1945年至1949年:本地意识与侨民意识的角斗时期:马华文艺独特性主张时期
  1950年至1954年:本地意识的拓展时期:反对黄色文化时期
  1955年至1957年:本地意识的腾涨时期:爱国主义文学提倡时期

  孟沙的分期为:

  1919年至1925年:萌芽期
  1925年至1931年:南洋新兴文学运动期
  1931年之1936年:低潮期
  1936年至1942年:抗战文学运动期
  1942年至1945年:被占领期
  1945年至1948年:中兴期
  1948年至1953年:紧急法令期
  1953年至1956年:反黄运动期

  关于应当如何对待文学史分期的问题,我曾在论唐诗的分期时表示:“唐诗的分期问题,不仅是一代的诗歌发展的分期问题,所涉及的方面,也跟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一个。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有没有必要将一个有机的、连续性发展的文学史切断为几个不同的时期,从而论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我的看法是,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为时千年,如果不将之分为若干期,怎么可能把各个时期的特色较为清楚的说明呢?唐诗的发展,较之整个中国文学史,为时虽然要短得多,然而上下也有数百年,而且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在数百年的唐诗发展中,也很明显的,正如严羽、高秉、宋荦等人所说的,有好几个不同阶段的特色。因此将之分为几个时期,如把它分为初、盛、中、晚四期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待这种分期的原则和态度。”[27]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新马华文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上。但我们为新马华文文学史分期,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干预具有有机性的连续性的文学生命,目的是为了方便与较为清楚的生命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慎重的对待文学分期的方法、与原则。我们不能同时用两个不同的准则来作为分期的标准,有时候采用发展盛衰的准绳,有时候又以那个时期的特色如南洋新兴文学运动、抗战文学、紧急状态期、反黄运动期等等作为依据。这样做的结果,无疑将导致分类、分期紊乱的问题。这也我会寻找另一个分期标准的其中一个原因。

  (ii)如何看待中国文学与新马华文文学关系的问题:

  研究新马华文文学的学者都同意,战前的中国文学对新马华文文学影响不小,然而在论及中国文学对新马华文文学影响时,必须根据所拥有的资料来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够以一己的想象,或凭借一些既定的模式来论述其中的问题。举个例子说,五四运动在中国引起的反响是极大的,也在社会、文化上产生迅速的影响。然而它对新马华文文学的影响则是缓慢的,后发的,与中国的模式不同。在拙文《五四运动前后的新马华文文坛》[28]中,我就举出新马报刊为实例,说明五四运动对新马华文出版事业的影响是缓慢的,又1919年5月4日至1924年年底,新马只出版17种华文报刊,然而,自1925年初至1930年底,却有109种,特别是从1927年至1930年,共有98种。报章副刊的出版情况也是如此,自1919年至1924年,新马华文报章推出的副刊只有9种,然而自1925年至1930年,所推出的副刊有157种,其中在1927年至1930年间推出的有134种。[29]可见影响新马华文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的,是有另一些五四运动以外的因素的。同时五四新文学运动在中国曾与旧文学作者发生剧烈的论争,然而在新马,则是旧文学作者带头提倡新文学,以耐心、坚持的态度来发展新文学。如主持《新国民日报》副刊《新国民杂志》的张叔耐,是一位旧文学好手,但他同时也是新文学倡导的前锋。[30]除此之外,当时引进新思想,抨击旧习俗的作品,多是以文言文体写成,如喻的文言小品《缠足之害》[31]反对缠足之封建陋习;笙的《官僚何不自反》[32]之反对官僚管治,詹的《打破党系》[33]之反对军阀;而提倡教育的如袁舜琴的《增设南洋各级女校以期教育普及论》[34],等等。和中国的情况不同。这是我提出应小心对待中国新文学与新马华文文学关系的原因。

  (iii)如何详细论析各个时期文学发展的问题:

  方修的马华新文学史著作,已经为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勾勒出鲜明的轮廓,这给后来研究者提出了严格的挑战。如果后来的研究者不能后浪推前浪,那么它的存在意义就令人置疑。事实上今日涉及论析马华华文文学发展的篇章,多数取材自方修的《马华新文学大系》,也就是说,从方修大系刊载的篇章撰写有关的文学历史,而不能在方修的选材之外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来论述有关的文学发展。这是造成问题严重的原因。方修各大系所选择的作品,有他的取材标准,具有一般文学选集的特质;然而,方修的大系之作,又和普通的文学选集不同。一般的文学选集,多是依据选者的喜恶标准来去取篇章。方修之作,在选取篇章之时,除了依据他的文学观之外,也照顾到文学的纵线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他通过篇章的编选来展现历史。这是符合大系的编选原则的。因此后来的新马华文文学史研究者,如果只是依据方修的大系来写作文学史,结果是深陷方修的文学世界而不能自拔,在大前提下已不能超越前人,所撰写出来的文学发展史,又怎样能够达到“推前浪”的收效呢?所以我认为,我们 应当努力收集有关的资料,必须仔细地分析拥有的资料,必须采用更能贴切与深入地反映马华华文文学情形的方法,来论析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不但要分阶段来论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新马华文文学史;而且,在各个阶段中,应撰写不同文体发展的历史,然后才总结成那个阶段的文学史来。

总结

  撰写一部文学史是一项极不简单的工作,所要面对的当然不只上述的几个问题,这里仅举出我认为比较大的数项,来与各位方家讨论,希望各位不吝赐教。在今后的几年,我会把时间放在领导撰写战前新马华文文学史的工作上,各位的赐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1] 邱菽园《挥麈拾遗》。上海。1901年。
[2] 1932年1月1日《民国日报》。新年特刊。
[3] 林莽《一九三四年马来亚文坛一瞥》,冰人《一九三四新加坡文艺界之一瞥》,海风《一九三五年马来亚文艺界》,哥空《一九三五年马来亚文坛》,马达《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坛》,实《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艺界动态述略》,黄石的《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艺界动态术略》、马达《一九三期年马华文艺界》、郁达夫《一年来马华文化的进展》,刊于《星洲日报》;文翔的《一年来新加坡文化展望》、人生《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化动态》、蔡贞坚的《一九三七年马华文坛概况》、陈南的《一九三八年马华文艺界一角》、《一年来的马华文艺界》,刊于《南洋商报》;李润湖《一九三六年的马来亚文坛》、铁亢《一年来的马华文艺》、□霄《一九三九年的马华文化文坛》,疾流《一九三九年救运中马华思想总检讨》、亦克《一九三六年马来亚文化界的动向》,刊于《新国民日报》;郑隐之《一九三三年马来亚华侨的文化》,秋朦《一九三七年怡保文化界》,刊于《光华日报》。
[4] 1932年9月6日《南洋商报》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5] 方修《马华文坛往事》。新加坡星云出版社。1958年。
[6] 苗秀《马华文学史话》。新加坡青年书局。1968年。424页。
[7] 李廷辉等编《新马华文文学大系》共有八集,计理论、小说一、小说二、散文一、散文二、诗歌、剧本、史料。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所收为自1945年至1965年即新加坡独立前的新马华文文学作品。
[8] 方修《马华新文学史修订本前记》。《马华新文学史稿》(修订本上卷)(新加坡:世界书局,1975),页1。
[9]  
[10] 郭惠芬《中国南来编者及所编刊物:1949年以前新马华文文学刊物探析》。《亚洲文化》第二十一期。页125-152。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7年。
[11] 林徐典《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思潮在马华文坛的反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术论文。1995年。杨松年《五四运动前后的新马华文文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五四文学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237-264。台北学生书局。1990年。
[12] 杨松年、周维介《新加坡早期华文报章文艺副刊研究(1927-1930)》。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0。杨松年《战前新马报章文艺副刊析论》。新加坡同安会馆。1986年。杨松年《南洋商报副刊狮声研究》。新加坡同安会馆。1990年。杨松年《〈新国民日报〉与二十年代的新马文学》。《人文》。1982年5月17日、24日《南洋商报》。杨松年《〈南洋商报〉副刊与新马华文文学》。《人文》。1983年5月9日、16日、23日、30日及6月5日《联合早报》。柯思仁《战前新马的戏剧副刊与戏剧评论(1924-1941)》。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4年。
[13] 研究郁达夫之作有:王润华编《郁达夫卷》。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4。姚梦桐《郁达夫旅新生活与作品研究》。新加坡新社。1987年。王慷鼎、姚梦桐《郁达夫研究论集》。新加坡同安会馆。1987年。研究张金燕的有:唐美安《张金燕小说中的新加坡华人妇女》。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学位论文。1983年。研究苗秀的有:陈世俊的《苗秀及其小说论评》。新加坡国立大学论文。1983年。杨松年《新马早期作家研究(1927-1930)》中,收有研究张金燕、曾圣提、许杰、陈练青、曾华丁、吴逸凡、窦秦白、汪开竞、吴仲青、罗依夫、黄征夫、林雪棠、曾玉羊等人的篇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新加坡文学书屋。1988年。
[14] 苏卫红《战前五年新马华文小说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15] 郭荣贵《战前五年的新马戏剧(1937-1941)》。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学位论文。1982年。
[16] 朱绪《新马戏剧活动四十五年》。新加坡文学书屋。1985年。
[17] 朱绪《我与戏剧》。新加坡胜友书局。1987年。
[18] 柯思仁有《槟城的南洋新兴戏剧运动--新马戏剧运动左倾意识的开端》。见《东南亚华人文化、社会、经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5年。
[19] 杨松年《战前新马剧团研究之一:马华巡回歌剧团》。《亚洲文化》第十三期。页12-41。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89年。杨松年《新中国剧团在新加坡》。《中教学报》第十九期。页83-102。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联合会。1993年。
[20] 赵戎《新马华文文艺词典》。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9年。
[21] 王慷鼎、杨松年《马来亚战前华文报刊系年初稿》。见新加坡《星洲日报》副刊《文化》。1982年3月1日。王慷鼎、杨松年《新加坡战前华文报刊系年初稿》。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人文》。1982年2月22日、29日及3月1日。杨松年《大英图书馆所藏战前新华报刊》。新加坡同安会馆。1988年。
[22] 见何家良等编《新马文学创作索引》。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及华文中学教师会出版。1969年。吴天才编《马华文艺作品分类目录》。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丛书。吉隆坡。1975年。余秀斌《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书目提要》。新加坡新社。1991年。
[23] 马仑《马华写作人剪影》。新山泰来出版社。1980年。《新马华文作家群象》。新加坡风云出版社。1984年。马仑《新马文坛人物扫描(1825-1990)》。马来西亚韦辉出版社。1991年。
[24] 杨松年《厦门、同安籍文学作者与新马华文文学》。《第二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页1-11。中国同安。1996年。黄秀爱《客籍作家与战前新马华文文学》。《亚洲文化》第二十一期。页110-124。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7年。
[25] 汉素音著、李哲译《马华文学简论》。李廷辉等编《新马华文文学大系 史料》。新加坡教育出版社。页17。
[26] 见方修《总序:马华新文学简说》。《马华新文学大系 理论一集》。(新加坡:世界书局,1972),页3。
[27] 杨松年《清人对唐诗分初盛中晚四期说的反应》。《中国文学批评问题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页193。
[28] 文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五四文学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古典文学会,1990年)。
[29] 同上注。页237至240。
[30] 同上注。页243至245。
[31] 喻《缠足之害》。1919年5月8日《槟城新报》。
[32] 笙《官僚何不自反》。1919年10月14日《新国民日报》。
[33] 詹《打破党系》。1919年11月3日《新国民日报》。
[34] 袁舜琴《增设南洋各级女校以期教育普及论》,1920年1月8日《新国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