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会议员到阶下囚 南大校友谢太宝膺林连玉精神奖

从国会议员到阶下囚
为坚守信念坐穿牢底
南大校友谢太宝膺林连玉精神奖

报导:曾佩玲


 

第24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12月18日,假吉隆坡尊孔独中礼堂圆满落幕。得奖人带着得之不易的荣誉及辉煌事迹返回原来的生活轨道;与会者怀着激动的情绪纷纷离场。无论愿意与否,这天的记忆也许在几天、几周、几个月、乃至若干年之后逐渐被营营役役的生活琐事所磨蚀,终至被遗忘;但也许在未来的某个特殊的片刻回想起这些不畏艰难和压迫、不懈坚持理想的人们而备受鼓舞,引为典范,并起而效仿。

今年的得奖者之中有一人的正气和精神堪比因不同政见而被关押长达27年的纳尔逊‧曼德拉。相较于前者,谢太宝在未经公平、公开的审讯程序的情况下被新加坡政府扣押了32年之久,囚禁岁月比南洋大学的生命还长。身陷囹圄那年,他年仅25,正逢红烛昏罗帐、笑看断雁叫西风的黄金年华;被释放时,鬓已星星矣。那段被割裂的光阴被尚未成熟的政治体制剥夺了。


谢太宝从林连玉基金主席杜乾焕博士
手中接领“林连玉精神奖”。

良心政治犯

谢太宝在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1961年毕业于南洋大学,曾任南大学生会第二、三、四届副主席。自学生时代起,他就向往一个民主公正的社会。1963年,他毅然辞去南大物理系助教一职,在全国大选代表社会主义阵线参加普选。大选结束后,李光耀政府秋后算账,许多政治活跃分子、不同政见者和社运分子遭逮捕扣留。谢太宝则因当选裕廊区国会议员拥有议会豁免权而暂时逃过一劫。在履行国会议员职务期间,他非但没有被政府招安,反而持续不懈地以非暴力形式对国家、社会的不公不义发言

这种坚持显然不见容于当时的政权。1966年4月24日因向马来亚劳工党霹雳分部发表政治演讲,主张言论自由及维护公平正义而被永久禁足马来西亚。最后,他因发起反越战示威游行等与政府政策对立的行动而在10月29日被新国政府援引内安法令无限期羁押。一名民选国会议员在奉行自由民主的国家里尚且得到如此不正义的待遇可说极其罕见。

以强制剥夺行动自由的方法压制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发挥能力以建设社会的机会无疑是亘古以来强权打压异己最暴虐的政治手段。今天,大家都感佩于谢太宝坐穿牢底,誓不低头的精神。然而,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候就像重刑犯般被独自监禁在黑牢中、被剥夺与外界接触的权利、饱受精神虐待、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境况下,若非有超人的意志恐怕会陷入疯狂。而在风暴中让他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恐怕就是那一以贯之的信守良知的理念。据悉,新加坡政府于1985年后曾多次献议释放他,但必须签署悔过书,公开承认承认自己是马共党员,并谴责马共的武装斗 争,却被他回绝了。他申明自己并非马共成员,同时抗议新国政府在未经公平、公开的审讯过程擅自羁押他。如此威武不屈,不畏向强权争取公平正义,问多少人能始终站稳立场,誓不低头,勇于承担随之而来的厄运?

囚禁生活的艰苦磨砺并没能如愿让他噤声。在当局最终迫于国际舆论压力无条件释放谢太宝后,他立即发表文告谴责内安法令,并以此为诉求,呼吁当局废除该这项前殖民地政府用来镇压人民争取独立的法令。

尽管饱经忧患,他并不懊悔自己的决定,若历史重演,他仍不会背叛自己的良心。他表示,他的斗争并非反对任何人,而是反对不公正的政策与制度:“这不是一场个人的斗争,民主斗争超越个人斗争:我不怨恨任何人,民主并不是暴力。他们可以监禁我,但是他们怎能监禁民主呢?总有一天,我会到达那里,我们会到达那里。”

今天,他握牢被归还的自由,一偿夙愿,在海牙的社会学院完成了(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发展哲学)博士学位,目前在荷兰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

与所有南大生共享荣誉

根据林连玉精神奖委员会的提出的授奖理由:良心政治犯、坚持理想、坐穿牢底、体现南大精神,与林连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精神一致。其冷对国家暴力的铮铮傲骨和立场之坚定透过某件事更表露无遗。

对于此番赞辞,谢太宝在致谢词时说:“对于母语教育及南洋大学,我是蒙恩受惠的多,反哺回馈的少,与那些长年累月为华教和南大默默奉献的人比较,我实在渺小得很。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所有热爱母语教育及南大的人们。”

虽然谢太宝在致辞时仅谦虚地表示他只是尽了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但讲辞中所透露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与充斥在南大生心中的南大精神何其相似,甚至可作为培养公民社会的最高指标:“大学的教育在于她的精神,在于她能够感受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呼唤,为社会培养爱国爱民、贡献人类进步及世界和平的人才。”(无独有偶,王庚武教授亦曾指出,最初的南大精神具有历史意义,是一种反殖、反帝、反压迫的表现。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精神升华成一股充盈在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正气,使之转化为南大校友们心之所向,以此理念团结大家,对人对事无愧己心,贡献社会。)

后记

谢太宝因自己的主张、思想及良心而不见容于李光耀政权,继而成为一名“违法者”。然而,他以行动向大家昭告对自由的理念、对世人演示一种态度,他付出半生的代价彰显正义。良心会获得最终的胜利,虽然那胜利总是姗姗来迟。纵使我们绝大部分的人无法像谢太宝及其他已名留青史或仍寂寂无名的勇者那样从容就义,从根本上改变现实,但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为了服膺于良知是能够勇于抵抗暴力,以滴水穿石的毅力站在铜墙铁壁的对立面,使不合理的制度举步维艰。

注:为纪念一生为华教鞠躬尽瘁的林连玉,林连玉基金会从1988年起设立林连玉精神奖,以为嘉勉对华教建设有功劳的组织及个人,颁奖礼多安排在林连玉的祭日(12月18日)当天举行。


附:谢太宝博士的得奖感言

主席,各位来宾:

首先,我要感谢林连玉基金,颁给我今年度的林连玉精神奖。

对于母语教育和南洋大学,我是蒙恩受惠的多,反哺回馈的少。和那些长年累月为华教和南大默默奉献的人比起来,我实在是渺小得很。所以,这份精神奖的荣誉,应该是属于所有热爱母语教育和南洋大学的人们。

大学不是象牙塔。大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良好设备,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精神,在于它能感受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呼唤,为社会培养爱国爱民、献身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的人才。

不久前,我读到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的文章。在那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住的是用布帘隔开的房子,学生是在茅屋里上课,到图书馆学习也得排队。就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了无数抗战勇士和学有专长的人才,包括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南洋大学的创办,正如陈六使先生所说的,是结合了‘三百多万华人的胆’,凝聚了‘三百多万华人的志’。这可从千千万万各阶层人民,为南大义捐义卖、义踏义驶、义演义唱等等活动中得到印证。南大开幕当天,校园人山人海,整条裕廊路车水马龙,连英国驻新加坡总督顾德爵士的车队,也迟了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开幕仪式现场。

南大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东南亚社会,不分种族。它致力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陈六使先生不只大笔捐献南大,也捐助马来亚大学和东南亚的其他学府,南大除了中文系之外,也开设现代语言系和马来文系。然而,就在南大埋头苦干力求发展的时刻,却遭受新加坡李光耀政权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曾经在殖民地时代,为新加坡人民争取公民权的陈六使先生,本身的公民权,也被李光耀政权剥夺了。最终,南洋大学也在1980年被关闭。当时,我还在监牢里。有一天,内政部官员来问话,要我谈对南大与新大合并的看法。我冷冷地回了一句:‘人民不会忘记,是谁消灭了南大’之后,就再也不说一句话。他看无法追问下去,只好作罢。

林连玉先生说过:他的躯体可以被摧毁,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以永远存在和绽放异彩。今天,南大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它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南大精神的种子,已撒遍全东南亚。南大精神是杀不尽、灭不了的!它将永远鼓舞着大家,不畏艰难,奋勇前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