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拿督刘宗正教授: 一滴血探测大肠癌
专访拿督刘宗正教授:
一滴血探测大肠癌*
大肠镜检查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唯有,听闻从肛门插管,大多数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等到症状出现时已错过黄金治疗期。
随着科技的的发达及医学上的突破,如今,只要一滴血即可检测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以无痛方式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一滴血检测罹患大肠癌风险的科技称为大肠警哨(Colon Sentry),为全球第一个以血液检测大肠癌技术的临床医疗服务,由知名心血管基因学专家及分子医学先驱刘宗正教授所发明。
顾名思义,大肠警哨(Colon Sentry)是用来检测罹患大肠癌风险的技术。大肠癌在美国是第3大致命癌症,在大马更是国人第2大癌症杀手。
抗拒大肠镜检查
大肠癌若能及早发现及治疗,生存率可高达95%。然而大多数大肠癌病人确诊时多处于第三期或第四期。究其原因这与大肠癌初期没有明显症状、检测大肠癌观念不普及,以及抗拒大肠镜检查有关。
刘宗正指出,即便大肠癌平均风险人群,每1000个人之中就有7人患有大肠癌,假设一个年满50岁的人发现粪便出血,体重莫名减轻、时常肚痛泻肚子……再用大肠镜去检查,生命就已面临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很多五、六十岁的成年人,身体健康,他们不愿意接受大肠镜检查,等到发现问题时,就已经很严重了。通常是在第三、四期,即使手术切除了,其五年生存率可达94%以上。”
抽取血滴检测风险
由于接受大肠镜检查的程序包括禁食及服食泻药,检查时必须麻醉且置导管从肛门进口,可能会发生意外或流血等风险,令人闻之却步,因此刘宗正提出的只要抽取血液便可以检测大肠癌风险的大肠警哨,便为世人提供一个简便无痛的筛检方法。
刘宗正提醒,上述技术是检测罹患大肠风险,检测结果可分阴性和阳性,若检测结果偏向阳性时不应解读成已经患癌症,而是指患癌风险偏高,应该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例如大肠镜。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你有高危险性,这只是提醒你要注意身体,并不意味你一定有大肠癌,但你应该要去接受大肠镜检查了。”
擒贼先擒王
为什么血液中可检测出大肠癌的风险?这样归功于前哨原理以及mRNA(信使RNA) ——基因的表达。
众所周知,生命体内都有脱氧核糖核酸(DNA)。物种的基因信息就隐含于DNA的排序之中。然而,不论什么人种(黄种、白种、黑种)甚至是猴子,其实DNA排序高达99.99%是相同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转录(transcript) 成信使RNA(mRNA),而mRNA最终会联同其他2类RNA合成蛋白质,而蛋白质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不同人种或物种。决定不同物种的不是基因本身,而是基因如何表达。
而DNA和mRNA的区别何在?人与猴子的DNA序列可有99.99%的雷同,但二者在物种上的差异不言而喻。所以,检测某人DNA或许可以发现此人具有某种肿瘤性疾病的基因突变存在,但该肿瘤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该基因是否表达,而不取决于该基因是否存在。所以要确定究竟有没有罹患此癌病,答案就要在mRNA基因上找。
刘宗正及其团队研究的就是mRNA——基因的表达,他指出,一个健康的人,其mRNA基因是动态的,当身体状况不佳,mRNA基因也会有所改变。因此,掌握mRNA的变动和信息,就等同于掌握癌变风险的先机。
前哨原理便是侦测出血液中mRNA基因的变化,预先掌握病人什么时候可能发生哪种疾病,在真正发病之前就先行透过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或接受药物治疗,达到未病先预防、小病浅中医的目的。相反的,若等到mRNA基因已和其他两种RNA基因合成为蛋白质的阶段,这时候癌症已经成形。
比癌症标志更早检测成绩
“例如及早发现某人有患乳癌的风险,经过生活的处理,例如平衡的生活方式或活动,乳癌就不产生或者推迟产生,或许几年后再检查可能风险已经降低或解除。再以大肠癌为例,50岁或以上的人士一旦发现大肠癌,75%是中后期,如果在50岁检查,虽然患癌风险没解除,你可以透过戒烟,戒酒,多运动,改善饮食,再过1年去检查或许风险已经降低。”
听起来,这和坊间推出的癌症标志(cancel marker) 雷同?两者的功能确实雷同但层次不同,癌症标志是在癌症已成形的蛋白质阶段检测癌症,大肠警哨是在癌症尚未成形的mRNA基因阶段即检测出风险。
他透露,大马政府资金500万令吉让他从事肝癌研究,正是因为肝癌一旦发现,通常只余3至6个月寿命,“如果我在前期知道了,我就采取预防措施,不让它发展成为肝癌。”
话说前哨原理
大肠警哨(Colon Sentry) 是建立在刘宗正所研发并获得专利的 Sentinel Principle 前哨原理的基础上。
人体大肠
所谓前哨,按在线新华字典的解释有二,即(1)军队驻扎时向敌人方向派出的警戒部队;(2)第一线。
从字义上即可得知,前哨原理其重点在于预告警示作用。应在医学上,前哨原理即为一种鉴定血液中疾病分子信号的方法。
前哨原理的理论认为,血液不仅是运输工人,而且还身兼探子的任务,当血液在细胞和组织间循环流动时,不单只提供人体组织系统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而且血液中的白血球细胞也与人体组织内细胞之间互通信息,监督组织系统的健康状态。当发生外伤或者疾病时,血液中细胞的动态基因表达(mRNA) 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传递至血液系统。所以研究这种变化可以筛选出代表特定疾病的分子标记,这些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辨识诊断各种疾病所特有的血液生物信号。因此,利用血液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确定疾病的发展阶段,以及治疗效果和分阶段监视。
刘宗正说,发明前哨原理的启发灵感是来自中国五千多年中医把脉经络论病养生的理论。他表示,虽然不谙中医,但对中国医学精华都有基本概念,他把这应用在西医里,取一滴血就可以查出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达到预防以及及时医治的目的。
刘宗正提出前哨定律和大肠警哨技术时曾遭到质疑。他在研究室里提出在血液中找出疾病分子信号,同僚的反应是认为他疯了:"CC is crazy!"
一滴血就可以检测罹患大肠癌。
血液中含有动态基因表达
生肖属牛的刘宗正牛脾气发作,卯起来做研究:“而且医学界有一个好处是讲究数据证据,你要能提供证据而且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就可以让人信服。”从研发、临床试验到取得专利,花了他约10年时间,终于见到成果。
事实上,刘宗正提出从血液中找出疾病分子信号并非无的放矢。1962年他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师从胰岛素发现者贝斯特教授,连带的他也从事胰岛素的研究。当年医学界认为胰岛素就只在胰脏腺里,不可能会在其他地方产生。结果到了1990年,这一观念被颠覆,血液中也可以找到胰岛素的mRNA。这一科学成果的发现启发他开始思考,血液中含有各种动态的基因表达(即mRNA),后来他用证据和数据得到认可。
他提出前哨原理之后,又花了约七、八年取得十多项专利,检测大肠癌的大肠警哨是第一个正式应用在临床上的技术,往后将陆续推出可检测罹患乳癌、膀胱癌、肝癌、前列腺癌、精神分裂风险等的科技产品。
大肠警哨(Colon Sentry)的优点
◇ | 方便使用 |
◇ | 最低的并发症风险 |
◇ | 无需节制饮食 |
◇ | 无需进行大肠镜检查 |
◇ | 无须镇静:某些病人因为健康状况问题,不适合接受麻醉,因此必须在无麻醉情况下进行大肠镜检查。 |
◇ | 无须在厕间处理粪便:最基本的检查大肠癌方法是进行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当事人必须收集粪便以交给医护人员。 |
◇ | 无排便出血、穿孔、感染及死亡等风险。 |
在巴生谷机槟城一带,共有8家医院及诊所提供大肠警哨 Colon Sentry 检测服务,包括双威医药中心、蕉赖班台医药中心、玛丽安山癌症医院等,欲知更多详情可联络03-89961323,或至网站 www.genewsdiagnostics.com 了解详情。
除了大马,大肠警哨也在加拿大、美国推出,并计划进军中国。
关于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癌症
刘宗正认为,采用西医治疗再配合中医食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确实有相当多的好处,不过前提是必须以理性和科学的依据。
“譬如后期的乳癌,进入人体的药物中,70%毫无作用,只有30%有些许作用,基本上治疗就是以很高的毒性来处理,人的免疫系统若很强,可能病人可以跨过这个门槛,中医的理论基本上是讲免疫系统,就是气能够通不通的问题。你要从理性和科学根据来决定这个问题。”
他坦言,中医缺乏理性的分析而且纯粹按照医师个人的判断为准,“华佗再世的确是有,因为他病人多,经验到,再加上他的智慧,所以他成为名医。”
*注:本文摘自20.9.2012《南洋商报‧副刊》。由郑美励报导,房子康摄影,拿督刘宗正教授提供解剖图片。
拿督刘宗正教授 | |
◇ | 193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 |
◇ | 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 |
◇ | 他是多伦多大学临床生化和医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和自身遗传学家,在哈佛大学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创立心血管基因研究组。 |
◇ | 曾当选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主席。 |
◇ | 他同时是多伦多上市生物科技公司 Gene News 的创始人之一和首席科学家,首创“前哨原理”(Sentinel Principle),以血液基因表达来研究系统生物学并实现个体化医疗。 |
◇ | 此外,他也是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的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