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六使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陈六使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李业霖

“凡是有便于杰出人物发挥其才能的社会条件的时候和地方,总会有杰出人物出现。这就是说,每一个真正显出了本领的杰出人物,即每一个成了社会力量的杰出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第33页。

    研究历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历史人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表现出百姿千态,错综复杂的图象。由于观点、立场、方法和依据的资料不同,历史工作者,对历史人物作出不一致的评价,这是可以理解的。常言道一个历史人物的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就要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千秋功罪的评说。多年来,我国历史界对叶亚来、陈修信、李孝式和梁宇皋等人的评价,就有不同的观点。近日,对新马华华社卓越的领导人、南洋大学的创办人陈六使的评价,也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主张百家争鸣,各人畅所欲言,抒发各自的见解。由于资料记录人,社会地位不同,政见不同,他们对历史资料不免会有偏见,甚至歪曲。历史事实,是从资料陈述的矛盾中,经过由此及彼,从表及里,辨伪考证出来的,並从争鸣中确立,使我们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了解历史真相。本文尝试对陈六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陈述一些不成熟的意见,管窥蠡测,希望获得高明赐教。

    陈六使的历史功绩,是他提供了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所要求的东西,而且他比他的前辈们作了一些新贡献,促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至于他的历史功绩有多大,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如何,自会有历史学家做出正确的结论。

与同业同浮沉共荣辱

陈六使 (1897-1972)诞生于中国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乡,家境贫寒,早失怙恃,有兄弟七人,按年龄序列为第六,故名六使。他在家乡集美小学受了几年传统教育。1916年19岁南来新加坡谋生,受同乡前辈陈嘉庚照顾,派他往树胶园工作,勤奋踏实,工作表现良好,半年后擢升为树胶厂管工,在陈嘉庚谦益公司服务七年,经受磨炼和考验,掌握一套业务知识。

    1925年脱离陈嘉庚的谦益公司,与三哥文确合创树胶贸易公司。初次经营生意,经验不足,商途未熟,经过几番波折后,渐入佳景。1928年生意转好,骎骎日上,他除拥有益和公司外,还领有两间树胶厂,列为树胶贸易头盘商,跻入新加坡十大树胶企业之一。

1938年益和公司经过13年经营奋斗,破壁而出,成为马来亚大胶商,业务遍布马来亚各地,并扩展至东南亚各国,摆脱英商的掌控,直接把树胶远销欧美销费国,这是了不起的成就,鸿图大展,前景一片大好。

他在树胶界人缘甚佳,声誉良好,与同业同浮沉,共荣辱,备受信赖赞誉。1938年,他被选任为新加坡树胶公会会长,声望鹊起,成为树胶界的领军。

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胶价暴涨,节节上升,使陈六使的益和公司获利丰厚,成为执新马树胶业牛耳巨子之一。

飞向华社光辉的顶峰

陈六使一生最景仰的人物是陈嘉庚。他尊陈嘉庚为导师,奉他为模范。他一生受陈嘉庚的言行思想影响很大。事业有成后,他步武陈嘉庚的业迹,对陈嘉庚主持的各项公益事业,如资助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慷慨输将。他大力赞助福建会馆属下五校的扩建费和经常费。“七七”事变后,陈嘉庚组织“南侨总会”,陈六使是新加坡区代表,对抗日救亡筹赈工作,义不容辞,全力支持。1950年,陈嘉庚回华定居,参加建设新中国。陈嘉庚对闽侨领袖们宣示,陈六使是他的接班人,荐贤代己;于是陈六使获选为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成为新加坡闽帮的最高领袖。接下来他又选任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主席。他利用他的财富,运用他的才智,拿出他的办事魄力,竭诚为华社服务,勇于为民请命,积极争取华人的合法权益,身先士卒,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庄子在《逍遥游》里描写北溟大鹏乘风飞起的磅礴伟岸的雄姿:“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穹。”“徒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上者九万里。”陈六使此时正像一只大鹏,乘风振翮高飞,飞向华社的光辉巅峰。

争取英马胶商平等交易

陈六使除了创造财富,在经济上大有成就外,他捍卫了本地胶商的利益,打破了英国商人在殖民政府的庇护下垄断树胶贸易的局面。他代表树胶公会赴伦敦参加1957年英马树胶会议。在会上他作大海潮声狮子吼,争取本地胶商和英国胶商平等贸易,挽回权利,作出了贡献。他领导华团,争取华人公民权和参政权,维护华人基本合法权益,影响深远,这是一桩“功德在民长不没”的大事。他争取在议会语言平等,废除在议会的语言限制,在立法议院1956年通过规定,英、华、巫、印四种语言是议会通用语言,砸破了英语唯我独尊的地位。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办了南洋大学,这是一桩不朽的盛事,煌煌勋业,丰功垂世。兹将这些事迹,在下面略作陈述并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地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走上为独立而斗争的道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冰消瓦解,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来亚各族人民经日本军国主义的血腥恐怖统治,战后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也随着世界政治趋势,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英国殖民政府1945年9月重占马来亚后,为加强殖民统治,实施军事行政(B.M.A)。

    英殖民政府在经济上剥削华侨,在政治上排斥华侨。宪法规定只有英国籍民才有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这样导致广大华侨本身的基本权益受到严重损害。争取获得公民权,是百万华侨顶重要的事体。在马来半岛,陈祯禄和林连玉为侨民的切身利益,为争取公民权作不懈的斗争;在新加坡陈六使、叶平玉和高德根进行同样的工作任务。

争取公民权和语言平等

1950年陈六使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他敏锐察觉到华侨争取公民权的重要性,公民权是改变侨民身份成为本地公民,对华侨无疑是一张生活出路的通行证。在他任内,他毅然决然起来领导和团结华团领导们,展开一系列争取公民权的活动。他组织力量,向殖民政府多次呈递备忘录。1953年10月下旬林德(George Rendel) 率领宪法调查团抵达新加坡,陈六使等第三次提呈备忘录,呈文指出:“请放宽公民权给华侨,使他们参加本邦政治活动,才有利于本邦的政治进步和地方的繁荣。”与此同时,陈六使、叶平玉和高德根三人在李金泉协助下谒见林德爵士,为民请命,恳切陈述华社请求政府放宽公民权申请法令,会谈一句钟。林德爵士解释,华侨都非英国籍民,若申请归化,牵涉英国联邦国籍法,问题太复杂,不易办到。1955年8月15日,英国殖民部大臣林诺士鲍(Lennos-Boyd)抵达新加坡。陈六使等人抓紧黄金机会,组织1600人阵容庞大的请愿团,在加冷机场秩序井然手持标语牌,用中英文大书“新加坡是我们的家乡,我们要公民权”的诉求。1957年7月立法议会通过公民权法案,规定在新加坡居住八年者可申请为公民。经过多年力争,公民权问题终获解决,大功告成。中华总商会协助政府登记了20多万名公民权申请者。这无疑是维权运动的伟大胜利。立了赫赫大功。

陈六使等人敏锐地察觉公民权对华人的重要性、迫切性,不遗余力为民请命,是先知先觉的行为,宛如冰雪未消融时,第一批北归的候鸟,成为后来者的先驱。陈六使是1954年获取英国籍民的。这是陈六使与陈嘉庚不同之处。陈嘉庚北归中原,要落叶归根;陈六使效忠新加坡,要落地生根。从此马来亚华侨史产生一个分水岭,掀起新的一章。一个拓殖移民时代的结束,另一个国民属性转变脱胎换骨时代的产生。这是马来亚华侨史研究定位走向的一个转捩点。

林德宪法规定,立法议会候选人,必须具有听、读、讲、写英文的能力。这是为难使用英语不够熟练的人进入立法议会的一种手段。1954年1月,中华总商会发起展开废除语言限制法令运动。总商会的布局是兵分两路:其一是发动签名运动,提呈一份十四万人签名的请愿书给英女皇伊丽莎白,吁请她尊重新加坡多元民族、多种语言的特点,废除立法议会的语言限制,采用多种语言制度。另一方面通过议会代表陈振传在议会上提出废除语言限制法案。这个提案在议会上进行热烈辩论,终于在1956年2月9日通过。从此新加坡立法议会可通用英、华、巫、印四种语文。这是一项争取民权,民主的胜利。

创办南大是历史的创举

陈六使是怀着强烈的民族热情,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投身于创办南洋大学的。陈六使创办南洋大学,其旨趣是承传中华文化、作育英才。南大培养了一万二千多名学生,其中有槃槃大才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工业等领域服务,都有优良的表现。这是南大的贡献。要评价一所大学办得好或不好,要看这所大学培养的学生在社会的成就和所起的社会作用。

    陈六使在一块英国殖民地上创建一间大学(南大),是历史上的创举。他比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受到更大的压力和恼恨,甚至他身后还受到诽谤和诬蔑。

陈六使创校及南大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寻求补助南大的经费;为了改革南大,使它向上向善发展;为了南大学位受承认;为了保证南大永远是一间华文大学;为了南大不变质;为了南大不被政治机器所控制;他与殖民地的封疆大吏争辩,他与劳工阵线联合政府的权贵交锋,他与人民行动党的领袖们较劲。陈六使面对重重困难,进退维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困心横虑,用智出谋,表现出他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表现出他的凌霜傲雪、凛然不屈的精神,表现出他的一片爱护民族教育的耿耿忠心。

    陈六使对南大,犹如对自己的骨肉,爱护备至,仁至义尽,呕心沥血,忠贞不渝,赢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陈六使盼望南大能培养出大木柱天的鼎鼐之才,运用回天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可惜夙愿未酬,他竟赍志而殁了。

千古流芳名垂青史

    黑格尔说:“没有人能真正地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超出他的皮肤。” (1)这句话大有深意。陈六使像古来许多伟大人物如汉武帝、康熙、亚历山大大帝、马基雅维里、黎刹、甘地和丘吉尔一样,都受到时代或历史的局限。陈六使受到认识能力的局限,受到活动能力的局限,受到传统思想和传统势力的局限,受到商人意识的局限。他当然不是“醇乎醇者也”的十全十美的完人。

 

唐代大文豪韩愈读了战国时儒学大师荀子的著作并考察他的生平,可谓读其书知其人,他对荀子的成就和为人,作出“大醇小疵”的评语。(2)

我读了几位朋友有关陈六使与南洋大学几本著作和若干篇论文,加上我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我对陈六使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特用韩愈的“大醇小疵”四个字给陈六使的生平和业绩作个初步的概括和历史评价。

在新加坡现代史上,陈六使服务社会,风雨纵横几十年,肩负重任,急公好义,胆识过人,无畏无惧,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建立了他的崇高历史地位。新加坡几个历史性的争取民族权益的运动,都是由他领衔发起的,他运筹帷幄,身先士卒,起了杠杆的作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人民必会铭记他的历史功绩,尤其他创办南洋大学,是一桩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事业,有着划时代的伟大的意义。陈六使天不能死,地不能埋;万古流芳,名垂青史。

 

主要参考书目

  1. 王如明主编《陈六使先生百年诞纪念文集》,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2年。
  2. 李业霖主编《南洋大学史论集》,吉隆坡南洋大学校友会,2004年。
  3. 林运辉,张应龙合著《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 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1998年。
  5. 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2000年。
  6. 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2012年。
  7. 利亮时《陈六使与南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12年。
  8. 陈少斌编《循履嘉庚业迹》,厦门集美区归侨联合会、集美陈嘉庚研究会联合出版,2003年。
  9. 林孝胜《陈六使:胶业钜子与南洋大学创办人》收入林水檺主编《创业与护根: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儒商篇》,台湾中央研究院,2001年。
  10. 林孝胜《陈六使1957年英马树胶会议》收入李业霖主编《纪念陈六使诗文集》,霹雳南洋大学校友会出版,2013年。
  11. 雷澥编著《南大春秋》,风下工作室出版,2009年。

 

 

(作者是新马著名历史学家,毕业于南大第4届历史系。本文转载自李业霖主编:《纪念陈六使诗文集》,金宝:霹雳南洋大学校友会,2013)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导言〉,三联书店,1956年,第57页。

2.韩愈著《韩昌黎集》11卷〈读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