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确、陈六使支持陈嘉庚办学经费的贡献

陈文确、陈六使支持陈嘉庚办学经费的贡献

 

陈少斌

 

集美先贤陈文确早年出洋,立足后两次返里亲携四位胞弟南渡,都在宗兄陈嘉庚企业工作。1925年,陈文确和陈六使出而独自经营,以树胶业为先,然后兼营金融业、保险业。自1948年起,陈六使任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主席、福建会馆主席、中华总商会会长,1953年倡办海外第一所华人高等学府——南洋大学。陈文确自1946年起任新加坡同安会馆主席至1964年,前后19年之久。陈文确、陈六使兄弟经营发迹后,在陈嘉庚办学发生困难时,知恩图报。在庆祝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百年校庆之际,特介绍陈文确、陈六使兄弟支持陈嘉庚办学经费史实,既是庆祝百年校庆,又是弘扬报恩美德,意义深重。

 

  • 在世界经济大恐慌中资助陈嘉庚

1929年开始,陈嘉庚公司遭世界经济危机的持续袭击,损失惨重,不得不于1931年秋被迫接受银行财团条件,由银行团投资一部分,并将当时原公司资产折值200余万元作股,改组为“陈嘉庚有限公司”,银行团派人重组董事会,陈嘉庚仍任总经理。但是,补助集美、厦大两校的经费,每月被限定不得超过5000元(可汇国币7000元),这是远远不够学校经费开支的。从而,使集美、厦大两学校进入办学经济最困难时期。

 

陈嘉庚自1919年至1928年,10年间为集美、厦大两校付出设备、经费共计710余万元,平均每月71万元,每月6万余元,而每月被限定的7000元仅占原来实际开支的十分之一。当时,集美、厦大两校的每月经费最省尚须3-4万元,而有限公司的限汇额加上政府补助和其他收入,学校每月总收入只1万多元,尚差2万多元。从1931年8月至1934年2月,有限公司收盘的30个月中,校费总计缺额达60余万元。陈嘉庚为了保存学校,多方筹措,向亲友募集35万元。其中陈六使慷慨资助15万元;又变卖校产、贷款,使两校得以勉强维持下来。

 

1933年6月,陈嘉庚有限公司因上年度各厂无利或亏损,董事会议决定将各树胶厂停产出租,外地分店均行收盘。陈嘉庚反对无效,为了集美、厦大两校不得不改变策略,将马来亚的八间树胶厂出租给亲友,再将得利抽成资助两校经费。其中,益和公司总经理陈六使,承租了麻坡树胶厂,议定扣除利息后,工厂获利益和不取分文,全部充作集美、厦大校费,以支持陈嘉庚办学。1934年2月,陈嘉庚有限公司收盘后,陈嘉庚经济更加困难。他又为设立厦门大学基金而集资,陈六使获悉后积极支持,又捐助5万元,计筹资16余万元,在柔佛购买胶园400亩为厦大基金。

 

  • 在抗战中响应陈嘉庚复兴集美学校捐款

抗战期间,集美学校内迁,在集美的校舍遭敌轰炸损失惨重。陈嘉庚为及早筹划修理校舍费用,以便胜利后使学校能尽快复课,他于1939年8月4日,在新加坡发表《为复兴集美学校募捐启事》,提出向南洋各地集美校友和闽南同乡劝募国币200万元,其中80万元作为修理费用,其余作为基金。陈六使既是集美校友,又是集美族亲,因此他首先响应,立即委托上海华侨银行,代购公债劵100万元,以每年利息6万元,捐作集美学校基金。1940年陈嘉庚回国慰劳抵达重庆后,知悉战事不能很快结束,修理集美校舍为时尚早,便将陈六使所捐100万公债券,投资中国提炼药厂股份公司,以所得利润作为集美学校基金。

 

(三)接受陈嘉庚劝告移资回国建设

 1942年1月新加坡时局紧张,陈六使兄弟听从陈嘉庚劝告,转移资财回国,以为战后发展桑梓实业,先后两次交陈嘉庚国币700万元以赈款名义汇回国内交国民政府财政部转闽南救济会集美学校陈村牧收,并热忱表示该款“集美学校如需用,可以支取”,令陈嘉庚深为感动。后来集美学校将此款(被拖延八,九个月,极度贬值)领出后用于投资在临时省会永安创办的集美实业公司和集友银行,每年盈利提成补助集美学校经费。

 

陈六使家族以实际行动关心集美学校,尤其是在陈嘉庚经济发生困难,集美、厦大两校处于窘境之时,毅然慷慨捐输,确实是难能可贵,在集美族亲与校友中有口皆碑。所以,1941年1月集美学校校董会重组时,陈六使家族的代表陈文确被增聘任为校董。

 

陈六使家族积极投资,并一再增资国内和香港集友银行的目的,并非为图谋个人或家族私利,而是竭诚支持陈嘉庚所创办的集美学校教育经费,为祖国培养建设人才。所以将其在集友银行应得股息、红利全部捐献给集美学校。仅1946年度,集美学校就收到陈六使赠给当年股东股息54000元,股红298156.50元。共352156.50元。有力支持集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战后支持陈嘉庚修建集美学村

抗战胜利后,陈六使在恢复发展自己树胶业的同时,也支持陈嘉庚校主恢复实业。当时,陈嘉庚在马来亚吡呖州义成等四、五年间树胶公司的机器、厂房,在日本占领期间大半被拆毁损失。战后,陈嘉庚无利解决,资本大半依靠陈六使提供,得以逐渐修复、运行生产。因为义成等公司的顺利经营,才能解决修葺集美学校被日军摧毁的部分校舍费用。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对修葺、扩建集美和厦大校舍所需巨款,在政府未能顾及时,曾作出两条规划,其中一条就向李光前、陈六使求捐。而陈嘉庚更认为集美学校应该由集美人自己解决。所以,集美学校的修建多由陈六使资助。尤其是在陈嘉庚建设新集美学村方面都是以陈文确、陈六使昆仲为主的侨亲的支援下取得的。

 

(五)陈嘉庚对陈氏兄弟的赞誉与评价

1942年2月3日,日寇南侵陈嘉庚刚逃离新加坡的当日途中,尚未考虑个人可到达何处避难的安危问题,而对于教育费用仍耿耿于怀,说:“至集美学校逐月须垫款三万余元,按可支付至暑假而已,幸陈六使君许从其汇款内支用。(按:指1942年1月,陈六使在新加坡汇交陈嘉庚两次国币700万元,由陈嘉庚汇回国内交陈村牧)余于1月半及月杪寄空邮两函,告陈村牧君校费逐月可支三万元。若该函有接到,则集校可免停闭,实闽南青年之幸福,而功德则出于陈六使君也。(见《南桥回忆录》第348页)

 

战后,陈嘉庚肯定了他在怡保“义成公司经陆续复业,资本由六使君及银行侵支三十余万元。……无如欠六使君前款未还,若逐月要支数千或近万元以供校费,自问颇难耳(见1946年2月1日,陈嘉庚给陈村牧信)

 

1946年,陈嘉庚追思抗战期间,陈六使资助集美教育费而遭受损失时,写道:“六使君之慷慨宏亮,为余万分钦佩。余为劝他汇款到祖国,致了(损失)新加坡币八十余万元,又被义成欠五十余万元,两条计百余万元,损失其家资几达半数之多。他不但无一怨言,尚再极力帮助,余实铭甘无任。”(见1946年8月19日,陈嘉庚给陈村牧信)

 

陈嘉庚回忆“迨新加坡将失陷前一,二年,市景转佳,获利数十万元。然胶价倍升,资本跟多,故常侵用六使君数十万元。”又想到战后恢复各厂生产的经过:“及回来后,查知各厂有三,四厂未损坏,然多年乏人管顾,各需修理。四。五厂大半机器被折去,与光前合伙者,由他负责修补。其余蒙六使君及银行借出二、三十万元,逐渐修复运行。至本年五、六月方完全恢复,……唯资本大半尚靠六使及银行之力周转”。(见1946年12月15日,陈嘉庚给陈村牧信)

 

1949年陈嘉庚回国前夕4月28日,新加坡各社团在怡和轩俱乐部举行送欢大会,陈嘉庚在演讲题为《明是非辨真伪》一文中,向各社团侨领和侨众介绍了“对陈六使先生无穷铭感”的资助状况,说:“为支持集美学校,六使先生曾助余吡呖胶厂营业。日寇南侵时,经理人不明大势,积货满栈,致欠陈君五十余万元,结果货物被日寇完全抢去,损失百余万元。六使先生又因欲助集美学校,由中国银行汇国币七百万元,申新加坡币八十万元,被该行延迟经年,至国币已跌价三份之一,而始交还。新加坡光复后,六使先生又资助余吡呖厂复业,计四十余万元,为马来亚动乱,几损失无余”。(见《陈嘉庚言论集》)

 

1963年,陈嘉庚次公子陈厥祥撰文评价曰:“陈六使宗叔,少有大志,南渡星洲与乃兄陈文确宗叔,及友人合营树胶业。宗叔为人正直好义,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捐献巨款,其培植人才,造福社会,岂浅少哉。”(见《集美志》第155页)

 

(六)陈六使的金钱观

陈六使的金钱观是这样的:他在为新加坡福建会馆筹募建立基金致词中说:“多数人以为多蓄金钱,多置实业,代代福贵,便是子孙之福。今则不然,如本馆前任主席陈嘉庚先生所蓄金钱,尽施之于教育,培养千千万万人才,贡献国家,为自己子孙计,亦为他人子孙计,是为爱国家爱民族的表率。若干富有者,财宝如山,而对社会公益事业,一毛不拔,徒为子孙积恶,诚何足取” 。他在为南洋大学筹款面对新马富商时说:“富人死后,遗留钱财给子孙,非但对子孙无益,抑且有害”。为此,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教育事业,百世流芳。

 

(七)同安会馆评价陈文确

《新加坡同安会馆五十三周年纪念特刊》撰文赞誉陈文确曰:1925年与胞弟陈六使合创益和树胶公司,同心协力经营,实业蒸蒸日上,实业不断扩充,复创胶厂、保险公司,任所创各机构董事主席,规模宏达,运筹帷幄,鸿图骏发。生平为人敦厚笃实,乐善好施,济贫扶危,提拔后进兴业,亲友敬重,乡党同钦。热心社会公益,任同安会馆及其他团体等要职,出钱出力,贡献良多,纵观陈老先生一生忠实,勤劳奋斗,白手起家,福利人群”。

 

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发迹后,即不忘报效社会,特别是自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陈嘉庚实业处境艰难,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因经费问题而影响。兄弟俩随即挺身而出,慷慨捐输,甚至不惜牺牲自家的损失,资助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办学费用,以及战后回复陈嘉庚南洋实业的生产等,这使陈嘉庚永铭心田,屡屡通过书信表达心迹。陈文确,陈六使的高尚风格,确实是深值族亲们学习的模范。

 

(陈少斌是中国福建省厦门集美人,民间学者。本文摘自其著《循履嘉庚业绩:陈文确陈六使家族传略》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