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文化之旅

北京、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
文化之旅

许多人也许去过内蒙,可是对于外蒙则所知不多。俄罗斯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本会曾于2008年承办过俄罗斯与北欧文化之旅,可是难免有漏网之鱼,而西伯利亚即为其一。故而,南大旅游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了本团,吸引了40位团友参加为期10天9夜的旅程,兹简记如下。

第一天:9.9.13(星期一)
从吉隆坡出发,飞抵北京再转机飞往乌兰巴托,抵达后入住酒店。

第二天:10.9.13(星期二)
(a)苏和巴托广场
坐落于国家古典艺术剧院、中央文化宫西边。广场中央立有苏和巴托纪念碑,碑顶是苏和巴托骑马雕像。“苏和巴托”中的“巴托”,在蒙语中是“英雄”或“勇士”的意思,是对“苏和”的尊称。1921年 ,苏和巴托被任命为蒙古人民游击队的统帅,向当时的民国政府军队作战,被尊奉为蒙古独立英雄与国父。蒙古银行发行的5至100图格里克的纸币,就是采用苏和巴托为图像。广场西侧是乌兰巴托市政府大楼、中央邮局等建筑。每逢重大节日与典礼,政府当局都会在这广场举行仪式,向苏和巴托纪念碑献花致敬。来访的外国首脑也会被政府安排前来这里举行欢迎仪式。之后,参观议会大厦。

(b)博格达汗冬宫
也称为博格达汗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南郊,最早修建于1893年,曾是蒙古喇嘛教博格达活佛的居处与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蒙古国末代皇帝的冬宫(有时也用作夏宫)。建筑采用蒙藏文化风格与汉式工程的建造手法,突显了新的民族建筑设计理念,是蒙古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之一。梁顶上有藏文、旧蒙文、满文和汉文等文字书写的横匾。宫内藏有蒙古王公贵族的华丽服装、生活用品、唐卡、佛像、法器、金缕衣、邻国赠送给活佛的珍贵礼品等。

“博格达”在蒙语中谓“圣贤”、“崇高”之意,乌兰巴托南面的山被蒙古人尊称为“圣山”,故称博格达汗山。博物馆院落建筑布局包括前庭广场、两道宫门、钟鼓亭、一进院、主院、三进院等。建筑构制深受中国古建筑传统中轴对称的影响,中轴线上布列主要建筑,两侧建筑严格对称。中国政府曾无偿援助博格达汗博物馆门前区600万人民币的维修经费。

(c)民族历史博物馆
这里展示着蒙古不同部落的民族服装、日常用品、出土历史文物等。

(d)释迦牟尼公园
建于2005年,由蒙古佛教界最有威望的古日达瓦仁布齐大师领先捐款兴建。这里的佛祖像高23米,下面设有小型宗教博物馆。接着,前往成吉思汗纪念塔。

第三天:11.9.13(星期三)
胡斯台国家公园
胡斯台国家公园在乌兰巴托以西约130多公里处,占地5万多公顷,是自然条件下保育蒙古野马的自然保护区。蒙古于1992年初次从荷兰、乌克兰的动物园引进二十匹蒙古野马在此草原培育。后来,又从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先后引进蒙古野马。现在,这里的野马已达200多匹,成为全球蒙古野马研究重要基地之一。蒙古野马体型比欧洲马小,可是体力与耐力却相当惊人,是蒙古马的原始祖先。

第四天:12.9.13(星期四)
(a)特日勒吉国家公园(包括三友洞、乌龟石)
位于乌兰巴托以东80公里,海拔约1,600米,是肯特山脉中的一处自然保护区。1964年开发为旅游胜地,1994年成为国家公园。这里有巍峨的群山叠峦、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河水;悬崖峭壁,苍松翠柏,河流清澈,如同人间仙境。这里还有三友洞、乌龟石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游客可在这里体验骑马、挤羊奶等活动。沿途上,将会看见传统的蒙古敖包与聚落。

(b)甘丹寺
蒙古驰名与最大的(喇嘛)寺庙,于1809年由第四世哲布尊丹巴所兴建,为专修高等经文典籍之处。整栋寺庙以浓绿与亮金为主色,是一座被墙垣环绕的塔型建筑,富有明朝建筑风格。大小庙宇相连,鳞次栉比。甘丹寺最引人瞩目的是观音菩萨殿,建于1911-1913年间,是乌兰巴托最高的佛殿。佛像高25米,重20吨,全身镀金,镶嵌宝石,气势雄伟,是蒙古的国宝。喇嘛教中的黄教领袖甘宝喇嘛曾在此居住,这里原藏有第五世与第七世哲布尊丹巴的舍利子。

1938年,甘丹寺曾经历共党的毁庙浩劫,之后蒙古共党为了挽回国际上的正面形象,特地安排喇嘛诵经礼佛,并安插情报人员主持。1990年始,蒙古政治走向民主化,甘丹寺才恢复正常化。

第五天:13.9.13(星期五)
(a)苏军纪念碑(宰桑纪念碑)
是乌兰巴托的大型纪念碑,纪念二次大战期间牺牲的苏联红军将士,断绝了轴心国在中亚会师的计划。纪念碑有幅圆形的瓷彩砖画,描绘了苏联与蒙古人民之间的友情场景,包括苏联于1921年支持蒙古独立的声明,1939年苏联在诺门坎事件中击败日本关东军,战胜纳粹德国与和平建设时期苏联太空飞行的功绩。汽车行驶到山坡上最高的停车场后,游客必修步行300步才能到达纪念碑与壁画,碑旁可俯瞰乌兰巴托市的景色与图拉河。下一站,是游览苏联赫兹巴托中心广场。

(b)红军烈士纪念碑
位于乌兰巴托南面的翟山上,它的后面是雄伟的博格达山。纪念园内有一架坦克车,高高地停放在基座上。这架坦克车是1943年蒙古人送给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一批礼物之一,当时成立了“革命蒙古”的坦克纵队,曾在攻打柏林的战役中屡战屡胜,直驱德国柏林,终获苏联和蒙古嘉奖9枚勋章。红军烈士纪念碑是苏联于1973年为蒙古援建的,以共同纪念1939年牺牲在诺门坎的两国数万名将士。

第六天:14.9.13(星期六)
参观东方教会、波兰大教堂与政府大楼

第七天:15.9.13(星期日)
贝加尔湖
坐落在伊尔库斯特西侧66公里处,距离蒙古边界仅111公里,是东亚地区不少民族的发源地。“贝加尔”意思是“自然之湖”。1996年,贝加尔湖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它不但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淡水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美誉,而且是世界第七大湖与亚洲第一大淡水湖。此湖为大陆裂谷湖(断层湖),沿岸地震频繁,多温泉,流域面积为560,000平方公里,多达336条河流注入,最大的河流是色楞格河,仅有一条安加拉河向北流出。这里有超过1,700种动物与植物栖息其中,三分之一为特有品种,例如仅有的贝加尔海豹与鲟鱼,被誉为“俄罗斯的加拉巴哥群岛”。

贝加尔湖呈新月形,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周围有山脉与丘陵环绕。湖泊长636公里,宽79公里,面积达31,494平方公里,最深处为1,637米(比世界部分海洋还深),平均深度为758米。湖面海拔为456米,最深海床海拔-1,181米,水深达1,642公尺。其体积达23,600立方公里,占全球流动河川、淡水湖总水量的20%,也比整个北美洲五大湖或北欧波罗的海的水量还多,足以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加贝尔湖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寿命已超过2,500万年。湖上有27个岛,最大的岛是奥尔洪岛,面积约730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位于欧亚大陆内陆,属于大陆型气候,冬季时可于湖面行驶汽车至奥尔洪岛,湖水结冰期长达5个月,夏季最高温可达14°C。湖水杂质极少,清澈无比,据说原因是湖底时常发生地震,地震产生的化学物质沉淀湖底,使湖水净化。因此,湖水透明度竟然深达40.5米,难怪因而被称为“西伯利亚明眸”。此湖是俄罗斯的重要渔场之一,由于工业发展,曾一度受到污染,但幸在及时纠正。在贝加尔湖边的森林处观赏湖光景色,会看到森林的树枝上飘动着许多丝带与布条,都是游客系上的,以表达日后到此重游的愿望。

古代中国称贝加尔湖为北海、瀚海,曾是大唐帝国的版图。著名的苏武牧羊故事就发生在贝加尔湖一带。1689年,清廷跟俄罗斯帝国订立《尼布楚条约》,属于蒙古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被康熙皇帝承认而划归于俄罗斯帝国。

第八天:16.9.13(星期一)
(a)安加拉河
安加拉河,下游通称古斯卡河,源出于贝加尔湖,在斯特列尔卡村附近注入叶尼塞河。此河长约1,779公里,流域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伊尔库斯特河、奥尔河等。沿河多急流险滩,水力资源丰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为5,100立方米/秒。干、支流上建有四座水电站。

(b)贝加尔湖博物馆
博物馆介绍贝加尔湖的生态圈、周边水面与1,700米深水内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在贝加尔湖已发现的3千多种动植物形态中,有三分之二是贝加尔湖所独有的生物,其中包括许多海洋生物竟然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淡水中,堪称奇观。例如,贝加尔湖的环斑海豹,就是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淡水中的海豹,游客可在此博物馆中近距离接触这种海豹。

(c)塔利茨民俗建筑博物馆
坐落在伊尔库斯特-贝加尔湖47公里处,始建于1969年,是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馆。当年为了修建伊尔库斯特水库,许多地区将要被淹没,于是把一些俄罗斯传统木屋如学校、教堂、城堡等整体搬迁过来。因此,这里收集众多具有珍贵价值的17-19世纪的民俗与历史性的建筑文物,几乎都是由原始风味的木头建成,古朴而醇厚,直接表现了贝加尔湖地区各民族的精神与物质文化。

馆内重新构建了四座贝加尔湖地区的历史文化景区,亦即俄罗斯族景区、布里亚特族景区、托法拉尔族景区与埃文基族景区。埃文基人是贝加尔湖地区的原住民,生活在伊尔库斯特北部。贝加尔湖地区的最大原住民是布里亚特族人,游客可在馆内参观《年轻的布里亚特家庭的毡包》、《萨满教巫师的毡包》等。之后,本团前往桦树林。

第九天:17.9.13(星期二)
伊尔库斯特飞回北京,翌日(18.9.13星期三)再飞抵吉隆坡,行程结束。